-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某水电站浆砌石拱坝设计
作者:袁华
阅读:1342 次
上传时间:2006-06-02
推荐人:datou1978 (已传论文 1 套)
简介: 某水电站挡水建筑物为浆砌石双曲拱坝,采用浆砌石坝体自身防渗的形式,泄水建筑物为坝顶泄洪表孔和坝身泄洪中孔,分别采用大差动齿坎和窄缝挑流消能工。模型试验和实际运行表明,其浆砌石拱坝体型、坝体防渗及泄水建筑物等设计中的一些经验,可供类似工程设计参考。关键字:浆砌石拱坝 泄水建筑物 设计 某水电站
1、概述
某水电站位于湖北省某县容美镇,座落在 水支流芭蕉河上,是芭蕉河流域开发的第二级,坝址距某县城2.0km,坝址集水面积337.4km2,多年平均径流量4.55亿m3。大坝采用浆砌石二心双曲拱坝,最大坝高66.0m,水库总库容2428×104m3。大坝为3级建筑,相应的设计洪水重现期为50年,校核洪水重现期为500年。
2、浆砌石拱坝设计
2.1 坝址地形、地质条件
坝址位于芭蕉河下游河段腰潭峡狭谷中部,河谷两岸山体雄厚,呈不对称的“V”型,左岸岸坡约60°,在550m高程以上为高约180m的陡崖,右岸岸坡40~50°。河床宽约30m,正常蓄水位543.5m高程河谷宽度约105m,河谷宽高比1.9:1,具有修建拱坝的地形条件。
坝址出露三迭系下统大冶组第2段(T1d3-2)灰色薄层微晶灰岩夹青灰色极薄层页岩。岩层走向与河流方向近于正交,倾向下游,倾角55°。坝址岩体岩性均一,薄层灰岩与极薄层页岩的互层结构,构成了水库及坝基(肩)的相对不透水岩组。
坝址地质构造裂隙为主,沿裂隙面及层面岩溶轻度发育,局部较发育,但易于处理。坝址岩体强度较高,强性模量6~8GPa,具备修建拱坝的地质条件。
2.2 拱坝体型设计
某浆砌石拱坝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优化的原则及思路为:
a.连续性要求:坝体上、下游坝面是连续、光滑的曲面;
b.施工要求:坝体结构尽量简单,坝体悬臂梁最大倒悬度不大于0.31;
c.强度要求:控制施工质量、尽量提高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坝体计算应力不超过规范控制值
d.稳定要求:拱座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现定值;
e.经济性要求: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坝体体积(即工程量最小)。
根据上述原则并结合坝址具体地形、地质条件,拱坝在布置和体型选择上主要着重考虑河谷不对称,左岸岸坡较陡而右岸稍缓;同时,左岸岩体受裂隙影响较右岸严重,选择和确定拱坝体型时,针对左、右岸坝肩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差异,对各高程拱圈左、右两半拱的曲率半径和中心角进行调整、试算和选择,确定拱坝在平面布置上采用二心圆拱,使左、右半拱的曲率半径和中心角均适应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以使坝体应力和拱座稳定均有利。
2.2.1 拱坝体型设计
1)坝顶厚度TC
坝顶厚度按经验公式(2-1)[1]和美国垦务局经验公式[3](2-2)和初步选择
Tc=0.4+0.01(L+3H) (2-1)
0.01(H+2.4L) 0.01(H+2.4L)>Tmin
Tc=
Tmin 0.01(H+2.4L)<>Tmin
按上两式分别计算得坝顶厚度Tc=3.66m(2-1)和Tc=3.73m(2-2),但坝顶最小厚度按交通要求定为Tmin=4.0m,即按式(2-2)取Tc=4.0m。
2)坝底厚度TB
坝底厚度按任德林公式[2](2-3)和式(2-4)[3]分别计算。
TB/H=0.132×(L/H)0.267+2H/1000(2-3)
TB =0.7×LH[σ](2-4)
L=(LB+LC)/2
按(2-3)和(2-4)计算分别得出TB=19.1m和TB=16.9m,初步设计阶段拟定的TB=17.5m。技施设计时以初步设计拟定的TB=17.5m作为拱坝优化设计的计算初始值,通过调整拱圈平面布置(曲率半径和中心角)、坝体倒悬度等参数,并进行应力分析和稳定计算,采用逐次逼近和试算的方法对拱坝体型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本工程浆砌石拱坝坝底厚度TB=15.5m,坝体厚高比TB/H=0.235。
3)拱圈平面布置
有关资料表明[3]、[4],拱坝顶部拱圈趋向于采用较小的中心角,且一般在80°~100°之间,坝体应力情况较好,同时可满足拱端推力指向两岸山体,对拱座稳定有利;底拱中心角受坝体倒悬度及布置的限制,常采用40°~80°的中心角。某水电站浆砌石拱坝为适应两岸不对称的河谷地形,拱圈采用二心园弧的平面布置形式,如图1。
图1.拱坝平面布置图
经过逐次逼近和试算的优化方法,对各高程拱圈的曲率半径和中心角分左、右两个半拱进行调整,在坝体应力和拱座稳定满足规范[3]要求的前提下,确定顶拱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