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7梦想的力量导学案.doc
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方式研究之____
学案. 测案
17 梦想的力量
设计:杨凌雪 课时:1 创作时间:2014、2、14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标实验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读读记记“放弃、下旬、募捐、水泵、颠簸、节奏、簇拥、迫不及待、辛辛苦苦、一声不吭”等词语。
2、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课文,领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学会关爱和帮助别人,感受浓厚的人性美。
学习重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课文题目的深刻含义。
一、自主预习
1、明确学习目标。 2、初读课题,理解“梦想”。
3、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预习检测:
1、用“﹨”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水泵( bèng bèn ) 筹齐(chú chóu ) 赚钱(zhuàn zuàn ) 颠簸(dān diān 下旬(xū xún ) 一声不吭(kēn kēng )
2、填关联词
(1)( )能捐出70元钱,( )能帮他们挖一口井。
(2)( )瑞恩要筹钱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放弃了许多玩耍的时间。
瑞恩·希里杰克于1992年在加拿大一个富裕家庭里出生,通过“瑞恩的井”事件后,被人称为“加拿大人的灵魂”,被评选为“北美十大少年英雄”。 “瑞恩的井”基金会是一个国际资助基金会,于2001年3月正式成立。到2002年为止,“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的8个国家打了30口水井。2003年3月15日,瑞恩去日本参加“第三届世界水资源论坛”,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组邀请瑞恩和他的妈妈到中国做客。瑞恩和他的妈妈通过《实话实说》节目与中国广大观众见面。在这次节目即将结束时,瑞恩留下了一句话:“我要为取得干净的水源而努力工作,直到我爸爸那个年纪。”
导学过程:
一、引入。
1、 整体感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词。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一位主人公就叫瑞恩。他因为自己的一个梦想而改变了非洲一部分孩子的命运。正是这位小男孩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帮助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们,让我们深深感动。
1,、瑞恩的梦想是什么?我是从文中第_____自然段知道的.在文中标画出来。
瑞恩的梦想也在不断变大,从挖一口井到_________________我是从文中第_____自然段知道的.在文中标画出来。
瑞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从文中第_____自然段知道的.在文中标画出来。
瑞恩为实现他的梦想,遇到了哪些困难?瑞恩表现如何?在3-13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完成下表
瑞恩面对的困难 瑞恩的表现
5是什么使瑞恩梦想成真?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情感拓展】
你想对瑞恩说些什么?对自己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或学习中,当你遇见需要帮助的人,你会怎么做?结合“火把女孩”张华英的故事,小组讨论,说说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她及她的同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凌晨5时30分,当城里的孩子还在温暖的睡梦中,家住陕西山区紫阳县堰塘村12岁女学生张华英便早早打着火把,踏上崎岖的上学路。为了不迟到,居住堰塘村灯盏窝山顶上的张华英,虽然家里距离学校近10公里,垂直高度200多米,她像往年上学一样,5时起床,洗漱后,吃了一碗奶奶做的猪油炒米饭,便匆匆地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