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
第一章 梅花岭隧道设计说明书
1.1设计根据和标准
本设计依据JTG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J001-88《公路工程技术规范》,GBJ86-85《锚喷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等进行设计计算。
1.2.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理、地貌
梅花岭隧道位于永平县西南部普棚乡四角田村附近,地处构造侵蚀深切割高中山峡谷地形,谷深坡陡,隧道进出口为山地谷坡,穿越山脊,山脊顶部浑圆平缓,谷坡冲沟发育,地表水丰富。
2.地层岩性
隧道范围内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岩性以泥岩、石英砂岩为主,局部为白云质灰岩。进口段受崇山群变质带的影响,以板岩为主,局部夹薄层状石英岩,石英脉透镜体穿插。洞身与出口以石英砂为主,局部为白云质灰岩,覆盖第四系残坡积碎石土,零星分布于山地谷坡低洼处。
3.地质构造与地震
隧道范围受崇山断裂带的影响,发育西北向断裂(万宝山~四角田断裂)。在隧道进口附近K443+625(下)、K443+670(上)穿过,断裂两侧岩石普遍挤压破碎,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很发育,岩体呈层状碎裂构造,基岩裂隙水发育。洞身K444+330(下)、K444+350(上)附近穿过一条西北向此一级断层,性质不明,对洞身的稳定性不利。隧道范围内按Ⅷ度区设防。
隧道区域内属半坚硬岩石组成,基岩裂隙水对围岩的侵润能降低围岩的力学强度,特别是板岩遇水软化,降低了围岩得瑟稳定性。山脊基岩裂隙水难以富集,水量较贫乏。进出口段谷坡低洼处,板岩与石英砂岩,石英砂岩与白云质灰岩接触面,断层带附近,基岩裂隙水较富集,估计涌水量相对较大,所以应加强防排水设计。
4.隧道概况:
路线由K442+914.35处分幅进入隧道,穿过四角田后至上行线K445+660.31=下行K445+644.29处合拢。上、下行隧道测中线间的距离:水平端约为50米,大官市约为40米其中下行隧道位于下行线K443+875~K445+375
之间,全长1500米,出口段长109.91米,位于R=355m,Ls=80m,I=5%的右转曲线上,其余1390.09米为直线。纵坡1.77%。隧道最大埋深为246.30米。上行隧道位于上行线K443+817~K445+350之间,全长1533米,其进口段长161.23米,位于R=445.023m,Ls=100m,I=4%的右转曲线上,其余1371.77米为直线,纵坡1057%,最大埋深为242.77米。上、下行隧道累计总长为3033米。根据JT026-90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和交通部文件交公路发[1998]239号文,拟定隧道有效净宽为9.75米,有效净高为5米的建筑界限,为满足该隧道建筑界限和通风、照明、交通监控、通讯、消防等设施所需空间和路线曲线情况,隧道设计净跨为10.90。净高为7.2米的半圆拱曲线墙断面。当有超高件车辆通过隧道时,可短时间管制交通,使单辆超高件车辆在隧道道路中间行驶,利用圆拱净高通过。本隧道按规范和救援灾害需要,上、下行间设置2处行车横洞,上下各设置2处紧急停车带,并预留、预埋了供通风、照明、通讯、消防等设施用的洞室和管、槽。
1.3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隧道的特点,明洞开挖用明挖法施工,暗洞则利用新奥法施工,采用无轨运输方法,同时作好监控量测观察围岩的变形。隧道施工场地则在隧道洞口,利用洞口开挖料先进行场地填筑,先填好部分场地作隧道施工设备安装场地,如空压机、变压器、配电房、砼搅拌站及钢筋加工车间等生产用房安排,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锚杆、喷砼和二次衬砌等施工均配备相应的施工队来完成。其施工的测量和围岩量测则统一由工区安排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二章 用收敛—约束法进行隧道初期支护验算
用收敛—约束法为隧道初期支护进行验算,以校核支护结构是否能提供足够的支护阻力,以及是否能发生相应的弹塑性变形而不发生破坏。收敛—约束法根据岩体力学的原理,考虑开挖后岩体应力的变化和变形情况,然后提出在约束情况下岩体可能发生的变形和产生的应力。其理论假设是:隧道结构体系是由支护结构和周围岩体构成的共同承载结构,柔性支护将于围岩共同变形、破坏。应用的主要理论是岩体与支护结构的弹塑性理论。
梅花岭公路隧道采用复合式衬砌,下面用收敛—约束法对Ⅲ级围岩初期支护设计进行验算。
2.1相关参数计算
2.1.1按工程类比法确定支护参数
支护参数(见表2.1) 表2.1
围岩级别
喷层
厚度
(cm)
锚杆
钢筋网
二次
衬砌
厚度
(cm)
钢拱架
直径
(mm)
长度
(cm)
间距
(m×m)
直径
(mm)
间距
(m×m)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