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始得西山宴游记小测
一、(2004)
(1)根据【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下列问题:
① 作者于文末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为甚么作者说「向之未始
游」,又说「游于是乎始」?试加说明。(5分)
② 试解释下列注有 号的字词在句中的意义:(2分)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寺 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一、(2004)答案
(1)① 作者说「向之未始游」的原因:
作者因罪被贬永州后,只是藉游山玩水,排遣心中的忧惧不安。
作者每日有空与友人到处游览,到达景点后,只是坐在草地上喝酒,
喝醉便睡,睡醒便起来归去。
作者自以为永州的(奇异)山水,他都已游览过,其实,仍未领略游
山的真正乐趣。
※ 以上3项,任答2项,每项1.5分。
2
3 作者说「游于是乎始」的原因:
游览西山时,作者看见壮阔的景色,令他有悠然自得的感觉,与天地正
气合而为一,进入无涯的境界;在沈醉于大自然的景色下,作者觉得自
己的心和形与万物化为一体,于是放下僇人的感觉。
2 ② 解释字词:
因:由于 / 因为(答「原因」0分)
始:才 / 然后(答「开始」0分) 1
1
2
二、(2002)
根据【醉翁亭记】和【始得西山宴游记】,回答下列问题:
欧阳修所写琅琊山不同时间的景色,柳宗元所写在西山上看见的景色,分别是怎样
的?(6分)这些景色令二人产生甚么感受?(3分)
(2)细阅以下两节引文:
甲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
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醉翁亭记】
乙 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
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始得西山宴游记】
① 说明甲、乙两节引文各用了甚么写作手法带出醉翁亭和西山。这两种手法分别
产生甚么效果?(5分)
② 从两节引文各举出一种句式,两者必须不同,并略述其作用及引例以对。(3分)
二、(2002)答案
(1)所写的景色:
【醉】:太阳升起,林间的雾气消散;黄昏时,云烟聚集,山谷岩洞昏
暗;春天野花盛放;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
石出。
【始】:俯瞰四周的土地,全在坐席之下;附近高低起伏的地势,高山
如土堆,深谷如洞穴,尽入眼帘;远望四周,青山白水环抱,
与天相接。
3
3
6 产生的感受:
【醉】:看到山间变化无穷的景色,因而产生无尽的乐趣。
【始】:柳宗元在西山之颠目睹如斯开阔、壮丽的景色,觉得西山的高
耸特立,与一般小丘不同。自己的心神不觉与大自然合而为一,
心胸豁然开朗,察觉自己真正的游历是从游西山开始的。 1
2
3 (2)① 写作手法及效果:
甲:步移法
描写的景物随著作者步伐前进而不同。作者入山六七里,听见潺潺
的水声及看见泉水一泻而下的情景;再经过曲折的小路,便看到在
酿泉之上的醉翁亭了。
效果:使景物描写更有层次 / 具体。
乙:衬托法 / 反衬法 / 映衬法
作者先写自己以为已遍游永州的奇山异水,衬托后文西山的「怪特」。
效果:通过比较更能突显文章主体的特点。 1
1
0.5
1
1
0.5
5 ② 不同的句式:
甲:文言判断句: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用:表示判断语气,点明所说的是甚么景物。
乙:顶真句: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
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作用:一气呵成,结构紧密 / 加强句子节奏 / 句子畅顺
或
「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觉而起,起而归」
作用:起了承接作用
或
排比句:
「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
作用:加增句子的气势 / 加强句子节奏 0.5
0.5
0.5
0.5
0.5
0.5
1
0.5
0.5
0.5
0.5
3
三、(1998)
根据【始得西山宴游记】一篇,回答下列问题:
(1)柳宗元怎样侧写西山之「特立」?试从三方面加以说明。(6分)
(2)细阅下面一段引文: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