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说“木叶”》学习要点
一、内容分析 全文共七段,主要写了三方面内容。 第一至三段,列举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个现象,就是“木叶”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而“木叶”形象的关键在一个“木”字。 1段,说明从屈原《九歌》开始,“木叶”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2段,说明“木叶”就是“树叶”,但是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就是用“树叶”的十分少见,大量的是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 3段,说明“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在诗歌中,概念相同的词语, 也有可能在形象上大有区别。 第四至六段,说明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以及为什么有这些特征。 4段,说明“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含有落叶的因素。作者把曹植诗中的“树”的形象与吴均诗中“木”的形象作比较,“树”没有落叶的形象,而“木”显然是落叶的景况。 5段,说明“木”为什么有这个特征。因为诗歌语言在概念的背后,还躲着暗示性,它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6段,说明“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第七段是小结。说明“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差无几,在艺术形象上的差别几乎是—字千里。 二、引用与比较 全文大量引用了我国古代诗歌中含有“木叶”“树叶”“落木”“木”等词语的诗句,并分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比较,来说明道理。 比较的对象有:“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叶”,“木叶”与“落木”“木”与“树”。 下面以“木”与“树”的比较作简要分析:
树 木 叶 一致,繁茂 排斥,越来越少,无 颜色 褐绿色 透着黄色 触觉 湿润 干燥 感受 空阔、疏朗、较单纯 饱满 三、文中诗句例析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 是说秋风—起,洞庭湖掀起波澜,树叶纷纷落下。袅袅:秋风摇木貌 2.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临江王节士歌》) 节士:有节操的人。月浦:月光映照的水滨。 3.后皇嘉树,橘徕服今。(《橘颂》) 后皇:指天地。徕:来。全句大意是: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4.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 皎皎:光明的样子。灼灼:花盛的样子。华:同“花”。 5.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 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将纨素一类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捣,使其平整柔软。捣衣的劳动,最易触发思妇怀远的感情,因此捣衣诗往往就是闺怨诗的异名。 上句是思妇捣衣时眼中所见之景。亭皋:水边平地。暗切思妇所在的江南。 下句是思妇心中所想之景。陇首,犹言山头。系游人滞留之地。常与游子的飘荡相联系,此处即泛指北方边塞之地。 6.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今极浦。(《哀江南赋》) 涔阳近湘水,极浦:最远的水滨。全句大意是:辞别洞庭湖时树木的叶子纷纷落下,离开涔阳极远的水边,走上了出使西魏的征途。 7.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 全句大意是:秋风瑟瑟,树叶象海水一阵一阵荡漾着悲凉。 8.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饮马长城窟行》) 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9.午阴嘉树清圆(《满庭芳》) 这句是说:正午的时候,太阳光下的树影,又清晰,又圆正。 10.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 妖,艳丽。闲:同“娴”,雅。歧路,岔路。冉冉:动貌。翩翩,动作轻盈的样子。 四、拓展思考 (一)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下列诗歌中“乌(鸦)”“昏鸦”“寒鸦”的形象特征。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丹阳送韦参军严维丹阳国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二)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下列诗歌中“轻舟”“孤舟”“扁舟”的形象特征。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 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五、作者林庚 林庚(19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