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魏晋南北朝百年的分裂局面之后,中国又进入隋唐这一.docVIP

经过魏晋南北朝百年的分裂局面之后,中国又进入隋唐这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經過魏晉南北朝數百年的分裂局面之後,中國又進入隋唐這一個盛世。 開皇、貞觀、開元三朝開皇、貞觀、開元三朝並稱為治世為什麼史家會把三朝稱為治世?究竟「治世」必須在哪些範疇具有良好的表現呢?每一個範疇又以什麼作為評價的標準/準則?史家多從經濟、文教及武功三方面探討。《管子》謂:「倉廩實而知禮義,衣食足而知榮辱。」歷朝君主在發展國家經濟的同時,亦多致力文教發展,經濟與文教遂成為評價國家興衰的重要範疇。此外,中國與少數民族邊境毗連,雙方的國力往往影響雙互關係,因此對外武功也成為衡量國力的一個重要範疇。在經濟範疇裏,怎樣才算是有良好的表現呢?史家多從戶口是否充實,土地面積有否增加,國庫積蓄是否豐厚等來討論。至於文教方面,多從提倡學術、發展教育、整頓社會風氣等措施著眼,武功則以與外族戰爭的成敗來評定。但是,要清晰準確的釐定這些準則,卻並非易事,因為史家留給我們的史料,多數不是容易進行比較的「量化」數據,大多時候反而是難以比較的「質化」描述;即使是一些較容易進行比較的戶口、人口、可耕地、倉窖存量等資料,卻因為統計資料不完備,難以將不同朝代的情況進行比較;更困難的是,即使掌握了不同朝代的戶口、人口資料,也不能單就數字進行表面的比較而得出結論,因為要準確詮釋數據,還涉及背後千絲萬縷的歷史背景。開皇、貞觀、開元三朝,史稱盛世。三朝除了在經濟、文教、武功均有突出的表現外,也有其獨特之處。隋國計富足,每為治史者所盛稱;貞觀一朝,君臣和洽,太宗更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最能納諫的君主;至於唐玄宗,能夠扭轉武后以來的政治風氣,把唐的國力推向高峰。開皇、貞觀、開元三朝的治世,向為史家所盛稱。三朝致治的原因,不同學者提出不同的看法,大抵多從治國理想、人才、制度、基建等因素著眼;此外,要了解隋唐國力的發展,也不能忽視其與外族的相互關係。評價不同君主管治的好與壞,應從哪些範疇進行?天寶以後唐主因之一,是多種優良制度的變質。制度的變化與國家盛衰息息相關兵制的變化為線,探安史之亂的成因「制變化」與「政治發展」的相關性,探究「制發展」明白「歷史發展」的脈絡。兵制只是一個範例,一個起點。推移到政治、經濟等各層面,舉一反三,自。 學習重心:隋唐治世 開皇、貞觀及開元年間全國戶數、口數與耕地面積如下: 時期 戶數 口數 全國耕地面積 隋文帝開皇元年(581) 399萬餘 / /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 670萬餘 / 1940萬餘頃 隋煬帝大業五年(609) 890萬餘 4600萬餘 5585萬餘頃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 200萬餘 / / 唐太宗貞觀四年(630) 300萬餘 / /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 304萬餘 1235萬餘 / 唐玄宗開元十四年(726) 769萬餘 4141萬餘 / 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740) 841萬餘 4814萬餘 850萬頃 唐玄宗天寶十三載(754) 906萬餘 5288萬餘 1400萬餘頃 1973年),冊3,卷29-31,頁805-898;宋祁、歐陽修:《新唐書?地理志》(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冊4,卷37-43上,頁959-1117。 下表為貞觀及開元年間的米價與社會情況: 年份 一斗米價格 社會情況 唐太宗 貞觀四年(630) 四、五錢 這年被判處死刑的共二十九人,幾乎到達了刑法擱置不用的地步。自京師至嶺表,山東至滄海,人家不用關閉門戶,行旅皆不用帶糧食。 唐玄宗 開元十三年(725) 洛陽十五錢 青、齊五錢 東至宋汴,西至岐州,道路兩旁不少商店食肆招待客旅,提供豐富酒食,每店也有驢隻出租給旅客乘坐。南到荊、襄,北至太原、范陽,西至蜀川、涼府,也有商店食肆,供應商旅所需,行旅數千里遠也不需持武器防身。 參考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3〕(台北:三民書局,1986年),頁261-270。 建議討論問題: 據資料一,開皇、貞觀、開元時期在戶數方面有什麼變化? 試據資料一,計算開皇九年(589)、大業五年(609)、開元二十八年(740)和天寶十三載(754),每戶平均可以擁有耕地的數目。 《資治通鑑》記載煬帝大業七年(607)一斗米價格為數百錢,相對來說,貞觀與開元時期的米價怎樣? 據資料二,貞觀與開元時期的社會與治安情況如何?試列出證據支持你的看法。 綜合以上資料,你認為在開皇、貞觀、開元三個時期,人民的生活是否富裕呢?試列出證據支持你的看法。 假如以上資料並不足以令你了解當時的民生概況,你認為還需要蒐集什麼資料呢? 公元五八一年,隋文帝即位之初,當時府庫空虛,京城龍首倉、台城倉、東西太倉等所藏錢帛糧食,總數不過五十萬石。 參考張玉法總校訂:《名君評傳˙隋唐五代》〔4〕(台北:萬象出版社,1993年),頁7。 貞觀二年,太宗謂黃門侍郎王珪曰:「隋開皇十四年……是時倉庫盈溢

文档评论(0)

zhangkuan14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