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位移观测设计方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工程位移观测设计方案.doc

秦皇岛市东升家园3#和4#楼及地下车库 变形观测设计方案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11月 秦皇岛市东升家园3#和4#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变形观测设计方案包括:(1)基坑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2)基坑边坡位移变形观测。 (1)基坑周边建筑物有楼房等7处。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要求及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共做沉降观测点10个,做基准起算点2个,基准起算点要选远离降水区(详见附图)。基坑降水需要180天左右时间。基坑开挖深6米、地面距地下水位3米深左右、地下水位需降至距地面9米深左右(需降水位6米深),第一次沉降观测需要在降水前观测(做为基础数据)。在每水位降2米深时观测一次,水位降6米深到位时共观测三次,在基坑开挖一半时观测一次,基坑开挖结束时观测一次,水位降到位时每隔7天观测一次连续观测三次,根据前三次数据来看周边建筑物沉降量大小是否稳定,再决定观测时间的缩短或延长,以增加或减少观测次数,根据实际情况与甲方沟通,如果沉降观测数据稳定可以每隔15天观测一次,共计需要沉降观测10次(需在沉降数据稳定条件下)。 (2)基坑边坡位移观测,需要在基坑四边梁上做14个位移点,四面做4个基准点用来监测位移点变化(详见附图),根据基坑开挖情况打好梁时观测一次(基坑上边缘能做位移点),基坑开挖一半时观测一次,基坑开挖结束后观测一次,以后每隔5-10天观测一次,看位移观测数据是否稳定、如果数据稳定可以15天观测一次,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观测次数,如下大雨,雨后增加一次观测。共计需要位移观测10次(需在边坡位移数据稳定条件下)。(详见附图) 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执行标准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9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二、沉降变形观测使用的仪器设备 1.电子水准仪一台套 2. 全站仪一台套 3.联想笔记本电脑一台,惠普2100型打印机一台; 4.汽车一辆。 三、基坑边坡位移点布设及观测原理 基坑边坡位移观测,在基坑开挖前,在基坑坡顶梁上或地面四周布设10个位移观测点,选4个基准观测点(基准观测点要尽量远离基坑边不能位移)组成4个扇子面形观测网,采用J2型全站仪(测距精度2mm+2ppm)在不同时间内观测每一条边长(或每一个位移点的坐标),通过相邻两次或几次观测边长或坐标,所得出的差值△S或(△x、△y)即为基坑边坡位移变化量。 四、基准点、沉降点的布设 1、基准点布设在基坑北侧珠江道东侧远离沉降区,布设2个基准点分别为基1、基2、作为本次沉降观测的基准起算点,基准点的施工采用长12cm、直径为20mm的铜制点芯镶嵌在较稳固的路基或建筑物地基上制做而成。 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甲方要求,基坑周边楼房、道路需要布设沉降观测点24个。每个沉降观测点都布设在楼房角上或在长建筑物中间及道路上。沉降点位的要求,沉降点的布设位置如下图所示: 五、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原理及计算 1.观测的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点的观测,按照二等水准的测量要求,以“后-前-前-后”的作业方法进行往返观测,具体技术要求如下: 水 准 观 测 的 技 术 要 求 等级 每千米 高差全 中误差 (mm) 路线 长度 (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mm) 山地(mm) 二 2 ----- DS1 因瓦 往返 各一次 往返 各一次 4√L ----- 水 准 观 测 的 测 站 技 术 要 求 等 级 仪 器 类 型 视 线 长 度 m 前 后 视 距 差 m 前 后 视 距 累 计 差 m 视 线 高 度 M 上下丝读数 与中丝读数 之差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 查 间 歇 点 高 差 之 差 mm 测段路线往返测高差不符值 mm 附 合 路 线 闭 合 差 mm 环 闭 合 差 mm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mm 0.5 Cm 刻 划 标 尺 1.0 Cm 刻 划 标 尺 二 DS1 50 1.0 3.0 0.3 1.5 3.0 0.4 0.6 1.0 4√K 4√L 6√R 4√F 注:K——测段、区段或路线长度,km; L——附合路线长度,km; F——环线长度,km; R——检测测段长度,km。 水 准 观 测 的 限 差(mm) 等级 基辅分划 (黑红面) 读数之差 基辅分(黑红面)所测高差之差 往返较差及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单程双测站所测高差较差 检测已测测 段高差之差 二级 0.5 0.7 ≤1.0 ≤0.7 ≤1.5 注: 表中n为测站数 水准观测的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等级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差 前

文档评论(0)

aiwen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