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农林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号 学生姓名 专业 英语语言文学 导师姓名 学院 外国语学院 课题性质 设计 (论文 课题来源 教师科研 生产实践 社会实践问题 (学生自选课题 其它 毕业设计
(论文)题目 基于评价理论的BUT效用研究
An Appraisal Theory-Based Study of “But” Effect 开题报告(阐述课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案、预期结果等)
1. 研究目的意义ol 23 Issue 2)就评价理论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专题刊发。White在网上开辟了评价理论讨论组(/appraisal/)。第28届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大会论文集《系统功能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社会变迁研究》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tudies in Social Change)(Young Harrison, 2004)也集中反应了评价理论在具体应用于批评话语分析方面的一些成果。此外,Martin Rose (2003),Jovanowich-Krstic (2004), Menard-Warwick (2005), Sook Hee Lee (2008)等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评价理论的应用问题。
在国内,由于我国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特殊渊源关系,评价理论从一开始就受到广泛关注(王振华,2001;李战子,2004;张德禄、刘世铸, 2006;唐丽萍,2006;刘世铸,2007;宋成方,2007;刘立华,2009等)。我国学者对评价理论的关注大体可以分成两类:一是理论的介绍和总结,二是对各种话语体裁在评价理论基础上的分析。
王振华(2001)首先在《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一文中向国内学者介绍了评价理论产生的缘由、背景、理论框架及其运作,并展望了该理论的未来。文章还指出“评价系统主要通过评价词汇(evaluative lexis)评价语言使用者的意识形态。由于它揭示了其他语言学不能或很少揭示的东西,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与王振华(2001)的观点相同,李战子(2004)在回顾了评价理论在商业包装话语、历史话语及自传话语的具体应用之后指出了评价理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即进一步认识态度的“人际性”、评价手段识别中语境因素的重要性、对评价作为人际意义和概念意义的划分以及评价与语类的关系等。
张德禄和刘世铸(2006)则撰文探讨了具有不同目标和研究范围的四种语言研究的基本思路,然后简单比较了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Martin的评价理论,说明了两者在研究目标和范围上的区别。
刘世铸(2007)的研究则试图回答王振华(2001)提出的问题:小句层面的评价怎样去把握?作者以语料库为基础,在重新修订评价系统的基础上,确定了10个结构模式是典型的情感模式,12个结构模式是典型的评判模式。
宋成方的文章《评价理论的社会主体间性模式及其特征》从系统性、意义域、以词汇为基础的系统构建和语篇分析去向四个方面对评价理论进行了分析和系统的描述。刘世生和刘立华的文章详细回顾了该理论的产背景和主要内容,着重讨论了评价与系统、对话性等几个重要的概念(马丁、王振华,2008)。
吴艳红(2008)也指出:通过对语篇的评价性分析,可以提高语言运用的鉴赏和评价能力,更好地应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除了以上学者的研究之外,我国很大一部分有关于评价理论的学术成果都是具体运用评价理论来分析某种话语体裁,目的在于寻找该话语体裁的态度表达特征或介入策略,这一研究倾向在英语语言文学或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的硕博士论文中表现更为典型。其基本研究范式可以表述为用评价理论来分析某个话语类型,例如学术话语、新闻话语。广告话语等。此类研究在应用层面极大地促进了该理论的发展,但也存在不足,例如局限于体裁分析而忽视了微观层面的结构意义。据此,本文将专门探讨作为语义衔接手段的BUT在语篇构建中的权利控制效应。
参考文献
Christie, F. J. R. Martin. 2007. Knowledge structure: Functional linguistics and social perspectives[C]. London: Continuum.
Halliday, M. A. K. 1985/1984.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Martin, J. R. 2000.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与架设专题模拟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领域适配任务的样本重要性重加权迁移学习算法体系分析.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DC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判断题.pdf VIP
- 多源异构医学数据库融合下的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标准与接口协议研究.pdf VIP
- 分层式联邦学习框架在复杂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结构优化与协议演化.pdf VIP
- 联邦分布式图学习在黑产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模型构建方案.pdf VIP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战略协议合作框架协议(通用10).pptx VIP
- 2025年招标师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管理的廉政风险点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