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尔沃基市艺术馆.docVIP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密尔沃基市艺术馆 2008-05-07 字号:TT 我要评论(0)   像海鸟一样的密尔沃基市艺术馆(MilwaukeeArtMuseum),是一座会动的建筑。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通过机械传动装置,能够将建筑顶部的两个像翅膀一样张开的钢结构羽翼,在阳光下慢慢张开。这个结构体系是由两根平行的、倾斜47度的桅杆靠拉力支撑,一根桅杆位于屋面的中轴线上,另一根位于通向艺术馆入口的桥上,这些元素共同创造出了诗意般的结构体系和运动感的整体效果。 ?   密尔沃基艺术馆位于密执安湖畔,粼粼波光似乎是全球各地很多博物馆建筑不约而同偏爱的环境条件。在艺术馆旁边还有另外一座不错的老建筑,是沙里宁1957年设计的战争纪念馆。卡拉特拉瓦新建起了一条拉索引桥,跨度长达73米,把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导到了新建的建筑上来,笔直地正对着新美术馆的主要入口。然而桥下并没有水,湖水更在美术馆的身后。于是,这一道引桥便成了一段空间序曲。 ?   门厅以内的室内空间,更是几乎通身纯白的格局。在密尔沃基艺术馆里,卡拉特拉瓦以厚重的混凝土拱作为基本元素反复叠加,沿着南北轴线不断向北伸展的展览空间,都归结在了遵循结构规则的绵长韵律中。最简单、最朴实的结构功能,造就??? 了极其雅致而壮丽的美。由于混凝土的拱远远伸出的远端正好为展廊托出了檐口,因此展廊里能照得到的,基本上只是室外地面反射回来的漫射光,既能保证足够的自然采光,又避免了阳光直射对艺术藏品的破坏。?   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可以说是建筑仿生学的集大成者,被称为“建筑师中的诗人”。密尔沃基市艺术馆同样体现了他血液里那种西班牙人特有的奇异想像力。 ?   卡拉特拉瓦的密尔沃基美术馆位于密执安湖畔,粼粼波光似乎是全球各地很多博物馆建筑不约而同偏爱的环境条件。正对着地段西面,是当地的重要干道,林肯纪念大道。卡拉特拉瓦沿着大道的方向新建起了一条拉索引桥,跨度长达73米,把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导到了新建的建筑上来,笔直地正对着新美术馆的主要入口。      密尔沃基美术馆具有洁白色的外观,别致的造型,如同一只大鸟双翼的巨大屋顶,成为了密尔沃基标志性建筑。 ?   从1888年至今,密尔沃基美术馆收藏了近20000件古今作品。美术馆的永久性藏品中包括早期绘画大师的作品和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重要美术作品,其中有美国装饰艺术作品、德国表现主义艺术作品、民间的和海地的艺术作品、以及美国1960年后本国的一些出色作品。在这些藏品中,有中国大众所熟悉的德加、莫奈、毕加索等大师们的作品。 ?   2001年,美术馆进行了扩建。新建的密尔沃基美术馆由著名设计师卡拉察沃设计。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巴西巴伊亚住宅 英国伦敦DOVRE港海滨景观设计 黎巴嫩贝鲁特展览中心 德国柏林NHOW酒店 阿拉米罗桥Alamillo Bridge   残缺的完整美   阿拉米罗桥Alamillo Bridge   塞维亚,西班牙   无单独网站   建成时间:1992年 1992年,西班牙举办了世博会,这届世博会带动了整个西班牙全国经济的空前振兴。而92世博会当年被选在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岛上举行,于是从陆地到岛的连接就成了问题。当时兴建了4座桥,而最醒目,最被人们记住的就是卡拉特拉瓦设计的这座阿拉米罗桥。直到现在,你仍能从塞维亚的老城区望到这座桥醒目的白色。阿拉米罗桥是世界最著名的无背索斜拉桥。整个桥的结构非常独特,它没有一个桥墩,全长200米的桥身全由一个142米高、倾斜约58度的斜拉梁所承载,这个梁用13对钢链拉住桥身。原本在设计这个桥的时候,还有一条完全一样而对立在旁的桥。就是说,本来阿拉米罗桥是一双的。但最后,存在着的只有原来的一半,没有了对称的一半。而也正是现在的不平衡及缺失了视觉对称的双生,反而成就了它的完美。卡拉特拉瓦的琴弦桥这种清晰、层次化的设计手法,并非康策特独有,西班牙结构大师卡拉特拉瓦也喜欢把力仔细分解后,将受力情况翻译成为材料之间的对比,比如厚重的混凝土和纤细的钢件之间的对比。更有甚者,卡拉特拉瓦特喜悬挑或角撑,并像当年密斯那样,发展出了一套既有力学精度又有艺术个性的结构构件的交接方式:我说的就是卡拉特拉瓦喜欢在节点上使用的转轴或铰接的交接方式。(尤其在卡拉特拉瓦的早期项目中)。这样,如果说康策特在瑞士山间清唱,卡拉特拉瓦几乎把结构推向了视觉芭蕾。 卡拉特拉瓦的琴弦桥 很多建筑师有一种偏见,认为工程的具体实现是小问题,交给工程师去完成就行 了;更有人将它视为建筑设计的绊脚石,恨不得去之而后快。而卡拉特拉瓦却完全不是如此,他

文档评论(0)

yan666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