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课件-平法钢筋基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钢筋算量基础! 檀顺利 * 第一部分钢筋软件计算原理 现行钢筋计算相关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03G329-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及构造详图》系列图集 3、“平法”基本原理 ①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②关联性: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板以梁为支座→板与梁关联。 ③相对完整性:基础自成体系,柱、墙自成体系,梁自成体系,板自成体系。 5、钢筋GGJ10.0计算原理 柱基础插筋构造 基础插筋的算法 -1层柱纵筋计算 1层柱纵筋计算 中间层柱纵筋计算 顶层柱纵筋构造 顶层柱纵筋构造 变截面柱 柱中的箍筋 平面注写方式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 梁中常见的钢筋形式 上部通长钢筋(示意图) 上部通长钢筋(施工图) 梁上通筋钢筋计算 1、上通筋计算 端支座负筋(示意图) 端支座负筋(施工图) 端支座负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Ln/3+锚固 下排钢筋长度=Ln/4+锚固 中间支座负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上排钢筋长度=2*Ln/3+支座宽度 下排钢筋长度=2*Ln/4+支座宽度 架立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架立筋长度=Ln/3+2*搭接(现在软件中是150mm) 平法中规定,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取150mm 下部钢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注:下部钢筋 不分上下排) 框架梁下部钢筋=净跨长度+2*锚固(或0.5Hc+5d) 腰筋 计算公式:(Ln净跨长 ) 腰筋长度=净跨长度+2*15d(2*锚固) 箍筋(示意图) 箍筋(施工图) 箍筋 箍筋长度 =长度=(梁宽b-保护层*2+d*2)*2+(梁高h-保护层*2+d*2)*2+1.9d*2+max(10d,75mm)*2 吊筋及次梁加筋(示意图) 吊筋及次梁加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框梁高度 hb800mm a=60度 框梁高度 hb=800mm a=45度 次梁加筋按根数计算 长度同箍筋长度 悬臂梁钢筋 上部上排钢筋=Ln/3+支座宽+L-25+Hb-2*25(=12d) 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宽+0.75L 下部钢筋=15d+XL-25(软件按照锚固长度计算) H输在吊筋锚固位置,B*Hb 输在悬臂梁的截面 板内钢筋类型 板受力筋 分为水平受力筋、垂直受力筋。自支座边起50开始按间距布置。 板受力筋 分为底筋、中部筋、面筋、温度筋 温度筋多用于屋面板和厂房中,图纸中会有下述说明的为温度筋:“布置温度收缩钢筋8@200,沿纵横两方向布置 ” 板负筋(扣筋) 分为双标注负筋、单标注负筋、分布筋 现浇板 1、剪力墙钢筋计算 剪力墙中所需要计算的钢筋? 计算剪力墙钢筋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墙身水平钢筋计算 内侧钢筋长度 2、剪力墙结构-墙梁 连梁表 智能布置连梁 暗梁 连梁 特殊情况:双洞口连梁 连梁 3、砖混结构-砖墙 3、砖混结构-圈梁 3、砖混结构-构造柱 , 轻轻松松算量   开开心心生活!   值 在主次梁处,一般都有集中荷载,需要加强,一是附加吊筋,二是加箍筋,二者是何关系,同时存在还是只采用一种即可?03G101-1第63页对此未明确。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10.2.13条对此有规定:“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箍筋、吊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宜采用箍筋”。设计时,结构设计师一般优先采用左右加三道加密箍筋,并在设计强度不够的情况下才在附加箍筋的基础上增加吊筋 板主要计算什么钢筋? 在03G101-1P39页中对拉筋的算法的规定。 用户通常的算法是取2*6.25*d 箍筋长度计算同前 箍筋根数计算 一级抗震 加密区根数=((2*梁高-50)/加密间距+1 非=(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间距-1 总根数=加密*2+非加密 箍筋根数计算(示意图) 计算公式: 板内钢筋 受力筋 底 筋 面 筋 负 筋 边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 负筋分布筋 温度筋 其他:马凳筋、洞口加筋、放射筋 外侧钢筋长度 内侧长度=墙外侧长度-保护层*2+弯折长度(15d)*2 外侧长度=墙外侧长度-保护层*2 顶层连梁箍筋配筋不同 谢谢大家! 首先讲解钢筋工程量计算相关规范,引出“平法” 强调G101系列图集,明确现行钢筋计算的相关规范、图集,可对相应的图片进行简单介绍(目的是让学员明确图

文档评论(0)

PPT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