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关键词:新形势 中职生 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文章阐述学校可以采取的就业指导方式有:把企业要求作为重要参考、强化学生技能、倡导学生自主创业等等。中职校要树立“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的观念,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铺设广阔的就业之路。
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中职校要培养多层次、多样化的技能型人才,造就数以千万计的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做好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以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中职生的就业之路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劳动力吸纳国,需要大批的中等技能人才;忧的是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职生不断增加,而2007年开始美国次贷危机已波及全球众多国家,导致许多企业纷纷减产、裁员,甚至倒闭,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不容我们忽视。
一、中职生就业面临的三大难点
1.目前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技能掌握得不扎实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划的中职教育“2+1”办学模式要求,中职生在校学习时间是2年,第3年顶岗实习。为了缓解学校就业推荐工鞯难沽Γ绕涫蔷梦;⑸岳矗矶嘀兄把T谘投恋牡诙晗卵谝豢П憧冀芯鸵低萍觯獾贾滦矶嘀兄吧诿挥姓莆蘸米ㄒ导寄艿那榭鱿氯パ罢夜ぷ鳌<又芏嘀兄靶8?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79_1.shtml市场需求不断更新专业设置,而有些专业是在教师资源不充足、教学设备未完善的情形下仓促开设的,学生很难学好一技之长,致使就业竞争力差。
2.就业观念没有更新,对就业形势过于乐观
虽然前两年中国的中职生就业率普遍达到90%以上,属于高就业率。但许多中职生并没有主动去了解目前的就业形势,固步自封。有的把“职”定在很狭窄的范围,要求工资要高、体面、要求专业对口等等。事实上,因经济危机的影响,珠江三角地区、长江三角地区许多企业的用工需求已经大大减少,企业频频到中职校招人的场景在2009年初已经大大减少。
3.就业大军增加,就业竞争日益白热才艺
2009年2月《武汉晚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上有大学生下有农民工中职生就业遭受“挤压”》的报道,报道中提到:“石牌岭职业高级中学是一所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往年毕业学生就业率都在95%以上,但今年由于经济危机影响,目前校方已掌握的就业意向与往年比有一定的差距。该校招毕办负责人说,中职学生相对大学生和农民工来说,具有相对劣势,学历上不如大学生,吃苦耐劳方面又赶不上农民工,形成‘两不靠’的尴尬处境。”上有大学生愿意降低工资找工作,下有农民工更吃苦耐劳不择业,经济危机寒流中,中职生正遭受着比以往更多的就业“挤压”。
由此可见,中职生的就业难度在不断加大
二、就业指导工作需在推陈出新中抓效果
就业指导工作并不是短暂的,也不具有固定模式。目前,中职学校都已经将推荐学生就业工作摆在了重要的位置,并不断更新指导方式和内容以取得更好的成效。
1.把企业要求作为重要参考
职业教育“最大的认可是实践认可和社会认可,最终是用人单位的认可”。职业院校要以企业对毕业生喜欢不喜欢、社会对毕业生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客观依据,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业绩的标准。就业指导部门应加强与就业市场的联系,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收集整理就业信息,积极向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推荐本校的毕业生,并热情地指导学生自荐就业,研究和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花大力气疏通就业渠道。让社会各界广泛了解学校,充分认识毕业生的才华和能力。
目前在少数中职学校开设的“订单式”教学班初见成效。学校与企业签订协议,根据企业用人要求开设相应的教学课程,授课教师可以是学校专职教师也可以是企业指派的专业人员,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工作。虽然“订单式”教学有其单一性的缺点,但对于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其优势是能够让学生一毕业就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2009年3月《浙江日报》一则题为《浙江省20多万中职毕业生就业底气九成能就业》的报乐刑岬?“杭州市人民职业学校今年有304名毕业生,到目前为止已有127家单位先后到学校招聘,提供的岗位多达915个。该校校长说,尽管今年毕业生的需求没有前两年那么旺,但一个学生有3个岗位可选,而以前基本上是一个学生有五六个岗位等着。”在经济危机面前,中职学生不为就业工作发愁的原因就是“学校专业设置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创办了全省唯一的消防器材和蜂学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报道中提到该校今年首届“天篷班”24名学生全部就业,顶岗实习时月薪就有1800元,最高月薪达到3000多元,当地一些知名蜂业公司因为招不到今年的毕业生,只好预订明年的毕业生。可见“订单式”办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