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白酒的基本知识
按香型分类:
酱香型(茅台)
浓香型(五粮液、泸州老窖)
清香型(汾酒、宝丰)
米香型(桂林三花酒)
其他香型(a药香董酒现改为董香、b、特香四特、c兼香白云边和口子窖、d凤香西凤酒、e芝麻香景芝、豉香玉冰烧酒)
按度数分
酒精含量五十度以上成为高度酒
酒精含量四十度到五十度之间称为中度白酒
酒精含量四十度以下称为低度白酒
中国名酒的评比
1952年第一届在北京评比,白酒类评出四大名酒
1)55度茅台(贵州、酱香型)
2)65度泸州老窖大曲(四川、浓香型)
3)65度西凤酒(陕西、凤香型)
4)65度汾酒(山西、清香型)
2、 1963年第二届在北京评比,白酒类评出八大名酒
1)55度茅台(贵州、酱香型)
2)60度董酒(贵州、药香型)
3)60度泸州老窖特曲(四川、浓香型)
4)59度全兴大曲(四川、浓香型)
5)60度五粮液(四川、浓香型)
6)65度西凤酒(陕西、凤香型)
7)65度汾酒(山西、清香型)
8) 65度古井贡(安徽、浓香型)
3、 1979年第三届在大连评比,白酒类评出八大名酒。
茅台 55度
2)董酒 60度
3)60度泸州老窖特曲
4)60度五粮液
5)50度、50度、60度 剑南春(四川、浓香型)
6)60度汾酒
7) 53度古井贡
8)55度 62度 64度 洋河大曲 (江苏、浓香型)
4、1984年第四届在太原评比,白酒类评出十三大名酒
茅台酒(飞天牌、贵州酱香型)
董酒(董牌、贵州药香型)
泸州老窖特曲(泸州牌、四川浓香型)
全兴大曲(全兴牌、四川浓香型)
五粮液(五粮液牌、交杯牌、四川浓香型)
剑南春(剑南春牌、四川浓香型)
郎酒(郎泉牌、四川酱香型)
西凤酒(西凤牌、陕西凤香型)
汾酒(古井亭牌、长城牌、山西清香型)
古井贡(古井牌、安徽浓香型)
洋河大曲(羊禾牌、江苏浓香型)
双沟大曲(双沟牌、江苏浓香型)
特制黄鹤楼(黄鹤楼牌、江苏清香型)
5、1989年第五届在合肥评比,白酒类评出十七大名酒
茅台酒(飞天牌、贵州酱香型)
2) 董酒(董牌、贵州药香型)
3) 泸州老窖特曲(泸州牌、四川浓香型)
4) 全兴大曲(全兴牌、四川浓香型)
5) 五粮液(五粮液牌、交杯牌、四川浓香型)
6) 剑南春(剑南春牌、四川浓香型)
7) 郎酒(郎泉牌、四川酱香型)
8) 沱牌大曲(沱牌、四川浓香型)
9) 西凤酒(西凤牌、陕西凤香型)
10) 汾酒(古井亭牌、长城牌、山西清香型)
11) 古井贡(古井牌、安徽浓香型)
12) 洋河大曲(羊禾牌、江苏浓香型)
13) 双沟大曲(双沟牌、江苏浓香型)
14) 特制黄鹤楼(黄鹤楼牌、江苏清香型)
15) 宋河粮液(宋河牌、河南浓香型)
16) 宝丰酒(宝丰牌、河南清香型)
17) 武陵酒(武陵牌、湖南酱香型)
五粮液的起源。
在五粮液的酿制工艺成形过程中,最为重要、最具影响的当数“姚子雪曲”。它是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宜宾绅士姚氏家族私坊酿制,采用玉米、大米、高粱、糯米、荞子五种粮食。 “姚子雪曲”是五粮液最成熟的雏形。 ???? ??到了公元1368年的明朝初年,宜宾人陈氏继承了姚氏产业,总结出陈氏秘方,五粮液用的就是“陈氏秘方”。此酒两名,文人雅士称之为“姚子雪曲”,下层人民都叫“杂粮酒”,这就是而今五粮液的直接前身。保留至今的明朝老窖,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仍在使用。??????1909年,陈氏秘方传人邓子均将酒带到一个家宴上。晚清举人杨惠泉品尝了以后说:“如此佳酿,名为杂粮酒似嫌凡俗,而姚子雪曲虽雅,但不能体现此酒的韵味。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玉液,更名为‘五粮液’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名字,而且顾名可思其义。”自此五粮液美名问世,悠悠盛名,已将达一个世纪。
1900年,宜宾陈氏家族第十代子孙陈三,继承祖业,在原有酿造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出酿制五粮液的配方,此方传男不传女,这就是五粮液历史上的《陈氏秘方》。后来陈三又将配方传给徒弟赵铭盛,赵铭盛又将“陈氏秘方”传给爱徒邓子均,其间,“陈氏秘方”几经调整,1952年,在政府的动员下,邓子均献出了“陈氏秘方”。五粮液集团一直沿用《陈氏秘方》的特殊工艺,并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改良,使酒液风味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口感需要。
同料: 五龙宾与五粮液都使用同种酿酒原料。
酿造五龙宾的糯米、大米、小麦、玉米、高粱均是宜宾的特产。特别是宜宾紫色土里种植的高粱,是五龙宾独有的酿酒原料。 另外,酿酒使用的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