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黄山村(西文村)综合开发.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黄山村(西文村)综合开发 暨箬岭古道旅游开发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名称 东黄山村(西文村)综合开发暨箬岭古道旅游开发项目 二、项目所在地简介 1、地理位置 项目地点位于黄山区谭家桥镇东黄山村(原西文村),地处谭家桥镇东南部,205国道穿过竹里、文雅、高塘、西潭村民组入留东村。东至西岭与留东村交界,南至箬岭头与歙县茶坛交界,西至桐干大炮岭与中墩村交界,北至金竹坞与中墩村小河口相连。 2、自然条件 东黄山村境内东南高,西北低,海拔300米~1335米,以山南村民组地势最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水田83公顷,旱地49公顷,茶山30公顷,林地654.5公顷,总人口0.13万,有竹里等9个村民组。境内以江、汪、陈姓为主。 3、历史沿革 东黄山村原名西文村,为西潭和文雅两个自然村的合称。西文村历史悠久,村落文化渊源悠长,民俗民风文明纯朴,汪公庙、江家祠堂、尼姑庵、关公庙等民居及亭、台、楼阁等众多的人文建筑,排列整齐的青石板条石铺就的村道及饶村北而行的千年古官道箬岭古道组成了古老的东黄山村珍贵的人文景观。 196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东黄山村(西文村)西侧兴建黄山茶林场,开荒7.6公顷。2005年,黄山茶林场对第一招待所进行改扩建,建成四星级宾馆,称为“心族之旅酒店”。黄山茶林场开始整体进入以旅游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大打知青文化与乡村体验为主的文化旅游牌。 三、项目所在地历史文化遗产 1、物质遗产 (1)箬岭古道。箬岭古道又称千年古官道。始建于隋朝,是当地郡守征调民众开辟的通往沿江、中原的战略要道,即北通长江,南接钱塘,西至江西,东往南京。至明代,仍是连接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徽商兴起后,更是成为重要的粮食、盐和山产的运输要道,歙县许村也凭借着这条官道,成为市肆殷繁的水陆码头。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军和太平军多次通过这条古道来回厮杀。解放战争时期,李德生部就是从这里跨越箬岭,解放歙县。古道多为青石板与花岗岩质石条铺就,现存的东黄山村自许村段保存完整,沿途植被茂密,峰峦叠嶂,阴雨云雾缭绕,远观如黄山云海,身处其中则是云中漫步。古道沿途设有凉亭供行人车马打尖歇脚。古道身处村落处处,游人可以在村中小憩,可品尝山间特有的高山玉米糊等特产。箬岭关现仍存有屯兵城楼和汪公庙遗址。 (2)西文村。西文村至今保存着南北向一条完整的石板古街道,东西向有2条支道亦为原汁原味石板街道,古建筑沿街道两侧而立。村中主要街道边建有较完整的给排水系统,均为石块砌制。村中的古桥、古井、古树有序分布,相应成趣。 2、非物质遗产 (1)境内文化渊源古远,可上溯至中华始祖——黄帝。据黄山第一步专著《黄山图经》(始撰于唐,成书于北宋,无名氏著)云,按《周书异记·神仙传》云,轩辕黄帝与容成子、浮丘公同来黟山栖真炼丹,丹成服后,沐浴汤泉,乘龙升天。据此,唐玄宗于天宝六年(公元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为轩辕黄帝建立一座天然的纪念圣地。据传,轩辕黄帝炼丹处就在如今的东黄山一带。 (2)庙会。建国前,境内每年都有庙会,正月十八,本地有纪念汪华的汪公会。农历五月十三日,有关帝会,相传五月三日是关羽的生日,纪念关公。农历十月,有目莲会,主要活动以演目莲戏为主,扎豪华的花戏台,争奇斗艳,耗资甚巨,目莲会还有马戏,以童男童女扮演戏剧人物,骑在马背上招摇过市,供人观赏。 四:项目计划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该项目的设计理念以自然风光、古徽文化的生态观光、文化体验有机结合,打造“后花园里(上海)桃花园”,将游客从现代匆忙的脚步走通过“时光隧道”拉回到三百年前,“呼三五朋友,踱着方步,摇着折扇,品着香茗,悠然享受着这世外桃源,回味着三百年的弹指一挥间”这一情景中。这一理念不仅可以很好地保护环境,而且也符合当今人类回归大自然的强烈愿望,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同时,游客可以把当地的土特产作为纪念品带出山外,并在适当的时候为当地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创立品牌,拓展和更新销售渠道,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增加起文化价值。因此,形成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故该项目在这个时候提出来是必要的,通过发展旅游经济,居民有着可靠的经济来源,不会上山偷猎、乱砍乱伐,威胁保护区,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此外,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当地居民比降随着经济的发展其思想意识、观念得道提升。 2、可行性 项目所在地东黄山村具有鲜明的价值特色,集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溶为一体。近年来,为全面可持续地保护利用徽州古村落,传扬徽州文化,黄山市推出“百村千幢”保护利用工程,东黄山村被列入市第二批保护整治村。 (1)该项目具有徽州特色的风貌景观和山区的自然景观成为其进行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古村落保护性的开发将推进旅游业的发展,并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势必会带动旅游业、服务业及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2)随着谭家桥旅游镇的总体规

文档评论(0)

12345543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