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旅游资源整合营销策略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涪陵区旅游资源整合营销策略研究   摘 要:通过介绍涪陵区旅游发展概况,借用SWOT分析法找出涪陵区旅游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认清所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运用“4Ps”营销组合理论制定促进涪陵区旅游产业和谐发展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涪陵区;旅游;SWOT模型;营销策略;4Ps营销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1-0268-03   引言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逐步的提高,人们对精神享受、生活需求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户外旅游作为一种重要的休闲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享有“中国榨菜之乡”的涪陵,旅游经济效益不高,游客相对较少,旅游产业对涪陵经济发展产生的联动效应不突出。如何健康稳定的发展涪陵旅游业是当下一块烫手的山芋。本文基于“SWOT 模型”分析涪陵区旅游业自身的优劣反差,紧抓发展机遇克服所面临的挑战,运用“4P”营销组合理论,旨对本区的旅游市场开发、营销策略提供借鉴和帮助。   一、涪陵区旅游发展概况   涪陵区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旅游资源独具特殊的优越条件。辖区其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4A级旅游景观——白鹤梁水文站,被誉为“水下碑林”的国家一级保护文物;中国第一套编钟出土处——巴国故里小田溪;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北岩寺点易洞;红色文化——816地下核工军工洞;教圣地——天子殿、天宝寺、普陀寺等人文景观;乌江(乌江画廊)、武陵山森林公园(3A)、雨台山、沙溪温泉(3A)、天台峡谷、御泉河、石夹沟、北山坪、水磨滩、“中国的普罗旺斯”——大木花谷(2A)等自然旅游资源和现代特色农业旅游资源。   涪陵境内有长涪、涪丰石高速以及S103、S303省道和G319国道,渝怀铁路,黄金长江水岸等重庆市“二环八射”的干线交通网络,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80多公里。据《重庆市旅游规划研究》规划,涪陵区即都市旅游圈、长江三峡旅游区、乌江画廊旅游区三大旅游聚焦地,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基础。   二、涪陵旅游发展的SWOT 分析   (一)SWOT分析法的内涵概述   通过使用SWOT模型来进行“机会—威胁”分析。SWOT分析旨从“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是指本地区旅游产业自身的优劣势和外部因素的机会与威胁进行的全面、系统分析,以便在旅游决策中紧紧抓住原有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有力优势,努力克制自身弱点,战胜发展中的种种不利因素的方法。   (二)优势(Strengths)分析   1.旅游资源丰富,源远流长的人文文化。涪陵区地处渝东南横拥长江与乌江,辖区交通枢纽便捷,整座城市为青山绿水环绕,赋有“山水园林城市”的美誉!城区滨江路有堪称“世界水文资料宝库”和“中华瑰宝”的4A旅游景区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造就了这座山城的文化蕴涵。隔江相望的江北,山顶有白山坪公园,江边有程朱理学的发源地——北岩寺点易洞,两座人文景观让人叹为观止。江东有武陵森林公园、御泉河漂流、峻秀乌江画廊等自然风光,这里青山连绵,河水潺潺,有一种人在画中游的圣境。   2.市场总体情况分析。“十一五”时期,涪陵区旅游从质和量上的经济指标均有呈现较快增长趋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涪陵区 “十一五”时期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一览表(如下表所示):   (三)劣势(Weakness)分析   1.旅游业发展产业基础匮乏。涪陵区政府部门批准开发的旅游景区层出不穷,因资金匮乏支配不足,开发档次千篇一律,“散、小、弱、差”问题突出;接待能力受星级旅游饭店数量偏少相对有限;船舶旅游交通站设施不齐;旅行社管理不规范加之规模小、底子薄;旅游附带商品开发单一,缺乏具有地域特色高价值的旅游系列商品。   2.时空分布不均衡,基础设施不完善。涪陵的旅游产品以人文、自然为主打景区,而参与互动性、娱乐休闲性的产品开发不到位;多数旅游景点离涪陵市区较远,公路难以维护导致凹凸不平乘客颠簸不稳;停车场规划不完善;游客、市民的公共游憩空间规划过于简化不具吸引特色;旅游标识系统毁损严重。   3.营销宣传力度不够,促销模式单一化。一是涪陵在国内其他城市没有采取促销方式,只在重庆卫视上以“重庆非去不可”为契机,没有明确的宣传促销目标,对于潜在的目标客源及本辖区开发的其他景点并没有采取相对应的促销方式。二是宣传营销按部就班,宣传手段单一没有本土特色,影响波及力小,专业的旅游营销团队或人才缺乏,旅游整体形象分散美誉度不高且旅游品牌形象不鲜明。   4.景点建设档次较低,缺乏龙头旅游产业。部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因开发设计不合理,多数旅游景区均为原始;部分景点无人管理、服务水平低

文档评论(0)

jingpinwed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