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代汉语序论
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2
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这几个问题是关联着的。课程的目的决定于课程的性质。古代汉语课是中文系课程里边属于语言方面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是一门带有工具性的基础课。所以古代汉语与其他课程主要不同之处是它是一门工具课。为什么说它是工具课?这一性质由它的对象、目的决定着的。学习古代汉语的对象不是别的,就是“文言”,就是古代书面语言,就是从先秦到五四之前汉民族所使用的一种书面语言。这与我们学过的《现代汉语》这门课程大有不同。现代汉语的对象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话。因为我们在学《现代汉语》这门课时,已经能够很流利地说现代汉语了。我们从一生下来就在现代汉语的这个环境之中,从一两岁起就开始学现代汉语到高中毕业以后,不但熟练地掌握了现代汉语口语,而且能能阅读和运用现代汉语的书面语言。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我们学习现代汉语的目的就不是学会说现代汉语或阅读现代汉语书面语,而是要掌握现代汉语的规则掌握它的语音系统,组词造句旧规则,了解现代汉语的词汇系统。掌握这引起规律以后运用这些规则来规范我们的现代汉语,有意识地来检查我们的语言,比如学生作文中一个句子错了,你就不能简单地指出说这个句子错了,要指出为什么错了,即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因此现代汉语这门课主要是讲规律讲常识,也讲理论的。
然而,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却不是这样,我们在学这门课时,还没有学会古代书面语言,还没有掌握这种语言,拿起一篇古文我们还读不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古治学语主要任务就是弄懂它、读懂古文。这很有点象我们学一门外语,比如我们在中学学英语,主要目的是学会说英语或阅读,因此中学生的英语课主要不是系统地讲它的语法、语音、词汇等常识、规律,而是先从词、句、段学起,必须多听一些录音,多读一些文章从来没有一个人是光背语法,背字典而学好外语的。
工具课不是一点完全不讲理论,也不是完全不讲规律,但它的主要目的在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凡是需要阅读古书的人都应学习古代汉语,凡是利于阅读古书的就讲,对阅读古书年用的就不讲。搞研究要阅读古书、历史经济哲学。以前,在高等学校,古代汉语这门课在不同时期有种种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当历代文选来教,有的当文言语法来教,还有的当作文字音韵训诂来教。我个人认为把古汉语讲本、文字音韵训诂是不合适的。因为文字音韵训诂的知识是有用的,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培养阅读古书所必须的。这种教法缺点是学生只有一些理性认识而缺感性认识,只能由掌握一些空洞的理论而不能掌握古代汉语。这样教学生必须已经能读懂古书。
把古汉语教案、文言语法,也是不合适的。语法诚然重要,但认为文言语法是古汉语的“规律”掌握了这个规律就掌握了古汉语,就能读懂古书,则是错误的认识。这是把“规律”和“规则”混为一谈,所谓语言规律,是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是科学研究的专题,而语法上的规则比较简单、容易掌握,问题在于掌握了语法,并不就在于掌握了语言。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是汉语,现代汉语是由古汉语发展来的。现代汉人不懂古汉语难关不在语法上,这一点与学外语不同,因为古今汉语语法的差异很小,语法有稳固性。那么现代汉人读不懂古书主要是什么原因?主要是词汇,因为词汇几乎处在经常变动之中,学古汉语主要要攻破词汇关。词汇是一个系统,里头包括内容非常非常丰富,比如古代天文、地理、人名、典章、制度常用词汇、名物都是。
把古汉语当代历代文选来教,这是走《古文观止》的老路。前人学习古代书面语言,即学古汉语的办法是熟懂古文二三百篇,篇篇成诵。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也可以养成古汉语的习惯培养古汉语的语感,从而获得阅读古书的能力。旧社会书塾的教书先生,教学生读古书办法即如此,管你懂不懂,理解不理解。先要背诵,理解的背诵,不理解的照样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慢慢理解。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的,老师说“读书”一声令下,学生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一个办法,但要花大量时间,而且是一个笨办法,现在我们学的课程不多,不能在短时间内见效。所以,我们不准备用以上几种办法教古汉语。我们是要当作一种语言训练来教。
要求:学生学完古汉语这门课应要求基本上能阅读康宋古文,借助注释基本上能阅读先秦到南北朝作品。为什么说“基本上”因为在词汇系统中,有些古代天文、地理、名物、典故、典章制度、难字不可能全都看懂,有一些聚众绘纭的训诂,校勘问题也不能希望学生马上解决。但这个“基本上”是严格的说法,不是大致懂得。也不是不求甚解。我们要求大家在学完这一课程后,在阅读古书的能力上能赶上从前的秀才,不是学术造诣很市制秀才在典故、名物、一般典章制度的了解上,在熟读古书的分量上,当然比秀才差些,但在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