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成因浅析.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题目:次贷危机成因浅析 论文作者: 2010年10 目 录 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文摘要及关键词 III 英文摘要及关键词 IV 一、绪论 2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2 (二)文献综述 2 二、次贷危机产生的源起 3 (一)次级贷款、次级债券的概念 3 (二)CDO、 CDS的概念 4 (三)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情况 5 (四)次级抵押贷款风险的转移和扩散过程 7 (五)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 8 三、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宏观经济原因分析 9 (一)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泡沫 9 (二)金融自由化思潮导致的监管缺位 9 (三)让低收入阶层过度负债的不当社会政策 10 四、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微观经济原因分析 11 (一)市场过度竞争导致的风险假说 11 (二)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 12 (三)金融创新工具的过度使用使风险扩散和放大 13 五、应该吸取的教训 14 (一)商业银行要慎重对待房地产金融市场 15 (二)政府当局要完善监管机制和制度,消除监管真空地带 15 (三)资产证券化要以优质基础的资产作为支撑 16 结束语 16 参考文献 18 致 谢 20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次贷危机的源起,包括次级贷款、次级债券的概念,CDO、 CDS的概念,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发展情况,次级抵押贷款风险的转移和扩散过程,次级贷款危机的爆发五个方面。其次,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别解析了次级贷款危机产生的原因。其中,宏观经济原因主要包括扩张性货币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泡沫、金融自由化思潮导致的监管缺位、让低收入阶层过度负债的不当社会政策三个方面;微观经济原因主要包括市场过度竞争导致的风险假说、信息不对称引发的道德风险、金融创新工具的过度使用使风险扩散和放大三个方面。最后,鉴于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对世界金融市场造成的影响,从我国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我们应当吸取的教训以防范这样的危机再次发生。 关键词:次贷危机 成因 浅析 Abstract The first part of the article introduced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of the origins,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subprime mortgage and subordinated bonds, the concept of CDO and CDS, the developments of American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the transfer and diffusion process of the risk of subprime mortgage, and the outbreak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Secondly, it analyzed the reasons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economic and micro-economic respectively. The reasons of macro-economic included that expansionary monetary policy led to the real estate bubble, the thought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trend led to the lack of supervision and the inappropriate social policy of allowing low-income over-indebtedness. The reasons of micro-economic included that the risk hypothesis of the market of excessiving competition, the asymmetry of information arising from the risk of moral hazard and the overuse of financial innovational tools led to the proliferation and enlarge of the risk. Finally, In view of the reasons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and the impaction of the financial ma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