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西洋繪畫裡的空間.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認識西洋繪畫裡的空間與構圖 授課教師:劉亞蘭 埃及藝術的「知識性空間」 希臘羅馬藝術的「個體觀察性空間」 中世紀藝術的「感覺性空間」 文藝復興的「科學性空間」--三度空間的線性透視法 巴洛克藝術的「力動性空間」 印象派的「視覺性空間」 現代繪畫對「三度空間的線性透視法」的解構 1.埃及藝術的「知識性空間」 捕鳥者,埃及壁畫,西元前1450年。 雖然臉部描繪成側面,有著突出的鼻子、雙唇及下巴,很容易描繪;但是雙眼則被繪成從正面所見到的模樣,直接瞪視著外界。 雙肩並不像側面所看到的由於遠近而縮小,而是由正面來描繪,然而雙臂、臀部及雙腿則又是以側面來表現。 「知識性空間」指的是: 並非基於藝術家在某一特定時刻所「見到」的東西,而是根植於他對某人或某情景所「知道」的狀況。 2.希臘羅馬藝術的「個體觀察性空間」 畫家開始顧慮到他自己所處的視點位置,其目標不再把每樣東西都按照清楚的輪廓,描繪至畫中。 但這時的繪畫重心放在個體的描寫上,並不在表現一幅畫的深度/3度空間。 3.中世紀藝術的「感覺性空間」 一切真實都奠基於超感性和超裡性的上帝國度,其他的感性事實,都是虛幻甚至是邪惡的。 貢布里奇(E.G. Gombrich)說:「埃及人描寫他們的『知識』。希臘人刻畫他們的『觀察』,而中世紀的藝術家,在畫裡表現他們的『感覺』。」 中世紀的藝術是一種象徵性的藝術,藝術表現的重點不是創造,而在表現上帝的榮光及一個永恆的國度。 當時對繪畫有兩種對立的看法: 一是「偶像破壞者」,反對一切宗教性的形象; 另一派則主張形象是有用的,藉由形象,來見證上帝的偉大,進而達到宣教的目的。 反對具體形象:因此許多大教堂,只好出現幾何的圖案… 4.文藝復興的「科學性空間」 (三度空間的線性透視法) 文藝復興前的透視法: 布魯內勒斯奇運用的手法是把一個立體的空間轉成一個鏡像,這便是「透視法」之中最為基礎的「中心透視法」,或可稱為「單點透視法」,即是圖畫從中心點按照數學原理有規則地向一個固定的消逝點縮小到看不見。 正由於布魯內勒斯奇發明了這種把眼前景象轉成一個鏡像的寫實作法,畫家不在像以往隨意發揮,必須先畫上一張草圖,而這些草圖可以看出每一位畫家運用哪種透視手法來將平面的圖畫營造成立體的空間感受,像是達文西的「崇拜聖者」〈Perspective Study for “Adoration of the Magi”〉。 一消失點透視 二消失點透視 三消失點透視 5.「力動性空間」指的是: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面構成,大多為水平與垂直的構成;巴洛克時期則多採對角線的構成,因此,畫面有一種由不對稱引起的動感,但在這種動感中仍可感覺到畫面是平衡的。 如此一來,完美比例的理想消失了,畫家的興趣集中在發生的過程,厚重和繁密的量塊取代線性的形狀,造成一種動勢,暗示一種正在發生的情景。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的比較1 線性和圖繪的(Linear and Painterly): 後者畫面由光線和明暗主宰,有一種閃動的效果。畫面有強烈的統一性。 林布蘭的「夜巡」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的比較2 平面與深面(Plane and Recession) 後者的構圖多呈現弧線、對角線、凹凸面式的組合,強調先後的相互關係,造成深面的效果。斜線也亦造成空間感。 魯本斯,「瑪麗·美第奇的生涯」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的比較3 封閉式與開放式(Closed and Open Form) 前者多半有一中央軸,製造出一完美的平衡;後者則有伸出畫外的傾向,產生一種向外延伸、不穩定的平衡感。 委拉茲貴斯,「宮女圖」 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的比較4 光線的分散與統一性 前者的光源多為烘托一個形體,再將其集合成一平衡狀態;後者在光線上具有統一光源,且強調畫面的主從關係。 6.印象派的「視覺性空間」 印象派傾向於複製停留在視網膜上的真實形象,以色彩再創明燦陽光下的生動景致。陰影不再是灰、黑色,而是物體顏色的補色。 不再使用輪廓線,物體外型因而模糊,印象派作品成為光影、大地空氣直接反映色彩的融合。 7.現代繪畫對「三度空間的線性透視法」的解構 基利柯,「心神不寧的謬斯」,1917 基利柯,「神秘和憂鬱的街道」,1914 十九世紀的畫家使用透視法,他們的繪畫協調一致,這也包括印象派畫家,儘管他們突破許多模式,他們仍保持了透視法,將它當作構圖的一種方法。從後期印象派畫家時期起,因為寫實主義從視覺轉化成表達的問題,繪畫採取了其他途徑,雖然如此,他們並沒忘記透視法。像梵谷的透視法整體來說是正確的,只是比較誇張,更注重內部的而不是外表的視覺,注重存在的狀態而不是視覺的感受。 * * 西洋繪畫空間表現之沿革 由布魯內勒斯奇(Brunelleschi)所發明… 空氣透視法:離觀者愈近的物體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擅长各种类型文档 找不到的文档可私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