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学校卫生》杂志审稿修改意见单
题目和内容不错,也是学校卫生值得关注的热点问题,整理好的话,对中小学生厌学情况的了解及采取对策颇有参考意义。修改意见如下。
本文叙述方式类似评述,风格与本刊要求不大符合,建议作者按综述格式修改更好,全文按照“章、条、条”的格式进行整理。
删除中、英文摘要。
题目可界定为“我国关于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综述中兼顾评点即可。
对全文的语句进行梳理,尽量采用书面语言,减少口语以及不符合科技期刊要求的用语。
参考文献数量不足,格式不规范,请按照本刊最新稿约的要求进行整理和补充。
请在修改稿之前补充一份“修改说明”,对文章修改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中国学校卫生》编辑部 汤建军编辑
2012-8-18
修改说明
尊敬的编辑:
根据您提出的五点意见,我们现将修改内容简要呈报如下:
一、题目已改为“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并根据题目对全文结构和内容按综述形式重新进行了组织。
二、全文内容已按“章、条、条”格式编排。
三、中、英文摘要已删除。
四、尽我们能力范围,对全文的语句进行了梳理。
五、增补9条参考文献,并对文献格式进行了整理。
我国中小学生厌学研究现状与进展*(修改稿)
申自力① 刘丽琼①@ 崔建华② 陈力② 彭茹静① 刘宁①
① 海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海口 中国 571158 ② 海南省国兴中学 海口 571100
@ 通讯作者
* 海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青少年厌学与精神疾病的关系研究”(课题编号QJB12501)
关键词:教育心理;厌学;中小学生;综述
The Situation and Progression on Researches of School-Weariness with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Shen zi-li① Liu li-qiong① Cui jian-hua② Chen li② Peng ru-jing① Liu ning①
①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571158 P.R China
② Guoxing middle school,Hainan provinc;Haikou 571100
Key Word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School-Weariness; Middle and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Review
厌学是指学习者对待学习的一种消极心理[1],其表现包括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减弱或消失到对学习活动或学校生活的回避、逃避甚至抗拒[2-5]。小学与中学阶段是个体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厌学现象表现较为突出的一个时段,因而中小学生厌学心理深受学术界重视。那么,中小学生厌学现象有多普遍?厌学与非厌学学生如何区分?厌学现象的产生与厌学程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厌学学生的不利结局是什么?对厌学个体进行干预有哪些途径及干预效果如何?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对中国知网(CNKI)截止到2012年3月20日收录的文献进行了检索。具体检索方法是:首先,以“厌学”一词做题名检索,共得到文献1148篇;然后,对搜索到的1148篇文献分别以“中学生或小学生”、“儿童或青少年”做题名检索,在剔除同名文献后最终得到211篇。通过分析这些文献,我们对上述问题做出以下回答。
1 厌学的流行
流行是指厌学心理在某一学生群体中的分布状况。在研究文献中,通常用厌学率即特定样本中被判断为厌学的个体所占的比率这一指标来反映厌学现象的流行程度。
在我们所检索到的14个文献中,研究者检出的厌学率变动范围较大,但最低有超过10%的学生具有厌学心理,最高则超过50%。其中,3个针对城区中学生样本的厌学检出率介于21.43%至53.49%,比如陈静等对宁波镇海区1024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53.49%[6],傅安球等对上海183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21.43%[3],关明杰等对包头市昆区1466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42.5%[7];4个针对农村中学生样本的厌学检出率介于10.99%至54.60%,如李致忠对广西隆安某镇初级中学786名壮族学生的调查结果为11.20%[8],聂金菊对湖南常德某农场5156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54.60%[9],刘伟对湖南沅江655名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10.99%[10],李月清对安徽省南陵520名初中学生的调查结果为24%[11];2个针对包含城乡中学生样本的厌学检出率介于26.8%至42.38%,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