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精品课程建设体会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南京大学计算机系 袁春风2010.4.10 主要内容 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 何谓“精品课程”? 如何建设“精品课程”?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本科)教学改革实践 课程改革总体规划思路 课程的地位和特点 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及其组织思路 实验教学设计和实施 教学手段和教学支撑环境 何谓“精品课程”? 形式上(板书、幻灯片、网站等) 看得清楚、舒服 操作方便 内容上(教材、教案、教辅等) 内容新 体系全 关联明 环境上(方法、手段等) 讲解:从问题出发、以例子说明 演示:少文多图、动比静好 实验:自主设计、体现创新 习题:验证所学、启发思考 网站: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答疑:形式多样、方便有效 如何建设“精品课程”? 态度是最基本的要素 喜欢当老师,喜欢上课 愿意把时间花在教学上 看到好东西(有用的知识)有强烈的“分享、传授”的冲动 上课时看到学生点头是最大的快慰 把每次上课看成是一次“舞台演出”,成功的“演出”会带来快乐,失败的“演出” 会想办法下次演得“成功” 把所授课程看成是奉献给学生的“糕点” 希望我的学生能“吃到最好的糕点” 多核 / 众核CPU带来的变化 Old:自下而上设计(硬件→软件) New:一同设计(协同) Old: 自上而下透明(层次化) New: 双向感知(扁平) Old: 编译—充分利用硬件资源,提高效率 New: 编译—同时分配资源,充分挖掘数据局部性 Old OS :调度对多核和共享资源不敏感;缺乏应用域知识 New OS: 多核提供良好结构支持;分析监视应用信息 Old OS: 时分复用 New OS: 域划分 体系结构面临挑战和机遇 李国杰院士在演讲中指出:“不论是集成电路、高性能计算还是互联网,2020年前后都会遇到只靠延续现有技术难以逾越的障碍(信息技术墙),强大的需求将激发原理性的重大突破。”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说:“集成电路采用高K介质和金属栅极的工艺突破说明,信息技术至少还将持续高速发展10年。他同时指出,微纳技术正在重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计算机体系结构面临重大变革,软件技术发展需要新思想应对新需求”。 课程教学如何调整? 模型机 大型机 → 小型机 → 微机+并行处理 → ? 课程设置 组成结构 → 组成+结构 → ? 教材 自编 → 国内 → 国外 → 国内+国外 → 国外 → ? 实验 无实验→面包板(验证性)→? 教学手段 粉笔 → 静态幻灯片+ 粉笔 → 幻灯片+ 粉笔 + 动画 → ? 课程建设总体规划过程 参照国际一流大学(如UC Berkeley、MIT等) 从课程地位和特点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和理念 由教学目标和理念,设计教学内容 确立和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 编写讲义和教材,精炼教案 设计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实验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网站内容,构建课后交流平台 主要参考的国外教材 [1] Randal E. Bryant, David R. O‘Hallaron, Computer Systems: A Programmer’s Perspective, Prentice Hall, 2003 (龚奕利,雷迎春译,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修订版)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 [2] David A. Patterson, John L. Hennessy,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The Hardware/Software Interface, 3rd Ed., San Mateo, CA: Morgan Kaufman, 2004 (郑纬民等译,计算机组成和设计 硬件/软件接口(第3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 [3] Carl Hamacher, Zvonko Vranesic, Safwat Zaky, Computer Organization, 5E., The McGraw-Hill, 2002 (张红光,张健民,李莹等译,计算机组织(第5版),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4] William Stallings,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 Design for Performance, 7th Ed., Prentice Hall, 2006 [5] Yale N. Patt, Sanjay J. Patel著,粱阿磊,蒋兴昌,林凌译,计算机系统概论,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6] Dominic Sweetman著,李鹏,鲍峥,石洋等译,MIPS体系结构透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主要参考的美国名校相关课程网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