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NO供体异黄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表征
2004级药学本科? 劳世鑫? ? ? 指导老师? 李芳耀
[摘要]: 目的:设计合成了两个一氧化氮(NO)供体异黄酮类化合物,以期寻找新型具有NO供体活性化合物。方法:以苯乙酸、间苯二酚、DMF等为原料合成7-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以其为母体使羟基与NO供体片段相连,得到一氧化氮(NO)供体型异黄酮类衍生物。 结果与结论:合成2种目标产物(VII-1、VII-2),产物的结构经IR、1H-NMR、13C-NMR、MS确证,其活性测定有待研究。
[关键词]:一氧化氮;异黄酮;供体;化学合成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soflavones with
NO Donors
Undergraduate Pharmaceutical of 2004 : Lao Shixin
Instructor : Li Fangyao
Abstract : Aim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two isoflavones with NO donors ,and to search new type of active compounds with NO donors. Methods Two isoflavones were synthesize by using raw materials of phenylacetic acid, hydroxyphenol and DMF . and their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against xylene- induced ear edema in mice in vivo and anti-hypertensive activity were test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Two new type of the target compounds (VII-1、VII-2)were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IR、1H-NMR、13C-NMR、MS. the activity of isoflavones with NO donors should haven being studied .
Key words : Nitric Oxide ; isoflavones ; NO donor ; chemical synthesis ; isoflavones;
一氧化氮(NO)是体内一种重要的细胞信使分子和效应分子,在体内由NO前体物质L2精氨酸(L2Arg)在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催化下与氧分子作用产生NO 和L2胍氨酸,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生理和药理作用, 体内NO不足可引发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肺肾疾病以及男性性功能异常等疾病。许多急慢性疾病会抑制体内NO的生成,而向循环系统或局部组织输入一定量的NO供体以补充组织中NO的不足,在短时间内可收到显著的效果。由于NO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对外源性NO供体的研究引起全球科学家的广泛兴趣。20世纪90年代后,NO在医药方面所显示出的巨大潜力吸引了全世界许多著名大学和科研单位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并逐渐成为生命科学和医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之一,美国心脏学会主席Fuster在谈到3位美国科学家因研究NO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奖时说:“NO及其功能的发现是医学史上的最伟大事件之一”。 可以说,20世纪对NO供体型药物的研究已为新药发现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至今,世界上已有70多种NO供体药物获得专利并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NO供体是一类能在体内释放出NO的前体药物,是指不需经NOS 催化自行或与其它物质作用产生NO 的物质。现已发现多种结构类型的NO供体,但较为重要的是硝酸酯、亚硝基硫醇、呋咱N2氧化物、偶氮二醇盐、三唑252亚胺等几类[15]。而NO供体型药物[15]主要是以已知药物或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为母核,与NO供体通过各种连接基团结合而成的前药,它可在体内经相关酶或非酶作用释放原药和NO。研究表明,由于释放NO的作用,NO供体型药物的疗效一般优于原药,且不良反应显著小于原药。目前研究的NO供体,如亚硝基硫醇类和有机硝酸酯类就分别存在稳定性差和需细胞代谢产生耐受性等缺点。理想的NO供体应具备自发稳定的释放NO,无需细胞代谢,不生成其他有害物质,长时间作用无耐受性,便于控制等性能[16]。
近年来NO供体药物研究的一个创新性发展是将NO供体部分与目前有效的心血管药物结合起来,即结合型NO 供体药物。其研究的趋势是利用前药原理将NO 供体与生效药物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更有效的结合型新药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