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刑法学 第二讲犯罪概说与犯罪构成 2-01湖北见危不救案 湖北“天价捞尸”公司老板因敲诈被拘15天 新华网武汉2009年11月7日电 荆州市人民政府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打捞3名大学生英雄遗体全过程。结果显示,10月24日在打捞3名大学生英雄遗体过程中,现场收取3.6万元费用的打捞公司业务负责人陈波,因额外向学校索要烟和矿泉水“构成了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已依法将其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11月7日下午,湖北省荆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10·24”事件中长江大学学生救人事发现场调查情况进行通报。 针对“船主见死不救”、“海事和消防部门存在不作为”等社会质疑,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事发现场,两艘渔船参与了救援行动;接到报警后,公安海事部门及时作出反应;协调配合施救的渔船与打捞的渔船是不同的船只;打捞英雄遗体过程中船只人员的言行违反社会公德。 打捞公司敲诈勒索违背公德 通报称,协助配合施救的两艘船与事后实施打捞的两艘船是不同的船只。调查组通过对4艘渔船比对,以及对现场照片(网上搜集)的研判,施救船船主分别是陈选德和陈恒云,打捞船船主为王守海和圣德义。 14时40分左右,长江大学教师史千里接到电话,15时20分左右,他赶到了事发现场。 根据史千里的陈述,他到达现场后发现,有两艘蓝色船舷的铁皮船停靠在岸边。史千里上船请求船主马上打捞落水学生,并保证支付打捞费。船主称要先和老板联系,史千里问得电话号码后,与打捞公司陈波取得联系。 陈波称:“捞一具尸体1.2万元,没捞上来6000元,而且要先交押金。”直到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汪书记等赶到现场凑齐4000元现金后,打捞船才开始工作。10多分钟后,捞起第一具尸体,因未交足1.2万元打捞费,打捞船只停止打捞。 后经文理学院领导汪书记等做工作,打捞船在20多分钟后,捞起第二具尸体。 之后,打捞船再次停止打捞,中间中断1个小时左右,会计将筹来的两万元现金送到后,打捞船才继续打捞,约半个小时后,捞起第三具尸体。当日18时左右,打捞结束。 事后查明,两艘打捞船船主分别为王守海、圣德义,系荆州市八凌打捞有限责任公司安排到现场的渔船,8名打捞人员均来自公安县埠河镇三八村。 八凌打捞公司从向长江大学收取的打捞费用3.6万元中支付8名打捞人员劳务费5200元。该公司2008年6月注册,注册资本3万元,主要从事沉船、沉物打捞(凭有效资质证经营),法定代表人夏兵,陈波系业务负责人。 调查通报称,长江大学与荆州市八凌打捞有限责任公司打捞尸体的协议系民事行为,但八凌公司打捞过程中的言行明显违背社会公德。虽然尸体打捞价格不在物价部门定价范围之列,但八凌公司明知溺水学生系见义勇为遇难而不及时打捞,特别是因打捞资金未筹集到位而数次中断打捞,明显违背社会公德。 “八凌打捞公司”业务负责人陈波是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三八村村民,1990年5月曾因抢劫被劳教过三年,但回来后未发现有新的违法犯罪纪录。 陈波除收取打捞费外,还趁人之危另外索要了价值300元的烟和矿泉水。该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49条,构成了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已将其拘留15天,并处1000元罚款。 2-01道德与刑法的界限 讨论: 1.悖德行为能否入罪? 2.不打捞英雄尸体的行为是否危害行为? 3.见人落水而不施救的行为呢? 道德义务不同于法律上的义务。 4.危害一方利益的行为是否都构成犯罪? 2-01道德与刑法的界限 讨论: 1.悖德行为能否入罪? 2.不打捞英雄尸体的行为是否危害行为? 3.见人落水而不施救的行为呢? 道德义务不同于法律上的义务。 4.危害一方利益的行为是否都构成犯罪? 持枪自救案 ??? 2007年10月31日20时许,赵某因故被李某等人困在一宾馆内,赵某为脱身打电话向王某求救。王某即骑车携带其非法持有的一把自制枪支赶到现场。后王某、赵某为了顺利脱身,先后出示该手枪威胁李某等人。经鉴定,王某带至现场的枪支系以火药为动力,有击发装置和铁质托柄,能够正常击发,具有杀伤力。 ? ??? 处理该案时,对认定被告人王某犯非法持有枪支罪没有异议,但对认定被告人赵某是否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则众说纷纭,主要有三种意见:(1)赵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2)赵某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3)赵某的行为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思考问题 1.近亲属之间的盗窃、诈骗问题。 2.大义灭亲行为的性质。 3.下面的案件中是否存在“逃逸”? 2008年3月12日,杨某无证驾驶自己没有牌照的摩托车回家途中,与骑自行车的李某相撞致李某重伤。事故发生后,杨某当即拦截一辆出租车将李某送到医院急诊室进行抢救。在李某被抢救期间,杨某打电话报警。后杨某因害怕被判刑入狱,一走了之,李某因伤势过重医治无效而死亡,后交通部门将杨某抓获归案。 犯罪分类 (一)理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