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最后一天,Intel终于对外发布了XEON 5500系列CPU。这款产品传说已久,Intel在此前的各种技术论坛上也为其上市做足了铺垫,不断释出的信息在让广大用户欣喜不已的同时也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而今这款产品终于发布了,新的Nehalem架构究竟强大在什么地方,它与上一代“Penryn”架构的至强相比有着什么样的性能提升,我们现在终于可以一一揭晓答案了。
相信大家对上一代、代号为“Penryn”45nm 至强处理器已经相当熟悉,如至强5405、5410、5430处理器等都属于其范畴,凭借其优异的性能,超强的稳定性,在双路服务器平台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看对AMD方面在服务器方面,由于代号巴塞罗的处理器缓冲器(TLB)出现了硬伤,导致了皓龙市场的严重损失,这不能说是AMDopteron的悲哀,其后的“上海”也是底气不足,而今intel再砸重拳,AMD将如何应对,我们拭目以待。
最新的XEON5500系列处理器,使用了不同以前的“geinestown”核心,采用了Nehalem架构,这个中文名被译为“尼黑勒姆”,也有人翻译成“你嗨了吗”。关于intel对开发代号的命名,都是采用周边小镇或者小山,或者小河的名称来做为其研发代号,这个我们不必深究。Nehalem处理器同样上一代的Penryn至强一样,都是采用了45nm的生产工艺,它属于第二代的45nm产品,但它却和上一代产品有着很大的区别。简单说来,Nehalem还是基本建立在Core微架构(Core Microarchitecture)的基础上,外加增添了SMT、3层Cache、TLB和分支预测的等级化、IMC、QPI和支持DDR3等技术。
Nehalem的核心部分比Core 微架构新增加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New SSE4.2 Instructions (新增加SSE4.2指令) Improved Lock Support (改进的锁定支持) Additional Caching Hierarchy (新的缓存层次体系) Deeper Buffers (更深的缓冲) Improved Loop Streaming (改进的循环流) 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 (同步多线程) Faster Virtualization (更快的虚拟化)
说了上面这些,只是表明了相对上一代架构的改进,新的XEON采用了全新的架构,全新的支持平台,以及全新的内存系统,和I /O系统,支持SSD硬盘。当然,性能表现方面,新的XEON有主要的三个大的改进的地方:
1:Intelligent? Performance??????????? 超强的性能2:Automated? Energy? Efficiency?????? 自动化能源控制3:Flexible Virtualization???????????? 灵活的虚拟化技术
说了这些,XEON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呢?下面,我就这3个方面逐一剖析:
1:Intelligent? Performance? 超强的性能
首先,XEON5500系列集成内存控制器(IMC),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把时间拉回到XEON 5300系列的时代,由于其竞争对手AMD在其K8架构时代,就集成了内存控制器,正因为如此,这大大的提升了AMD处理器的性能,这也成了AMD骄傲的资本,再来看看intel,CPU访问内存的延迟,大大的影响了XEOn产品的性能,所以在XEON 5400时代,intel开发了一种高速全缓冲内存技术,就是我们通常说的Fully-buffer DIMM,他是在内存上面加载了一个处理芯片,来提高与CPU交换的速度,从实际情况来看,这确实为解决之法,但是,从另外的技术方面,我都为intel捏了一把汗,这为治标不治本。从各大OEM厂商和使用者的回馈反应来分析:FBD内存发热量大,为此还穿上了金属的马甲,功耗也比REG? ECC内存高出许多。
集成内存控制器
从XEON5500开始,intel也借鉴了AMD的内存控制器(IMC)的做法,用比较客气的话,就是互相学习了,可悲的是,AMD当初为什么不把这个技术去申请一个专利啊。话说回来,intel和AMD这一对欢喜冤家,到底谁更强势一些呢?做为一个看客,我没有答案。
既然集成了内存控制器,当然CPU与内存之间直接连接,总比中间还有通过北桥芯片去沟通的好,所以,从主板的布局上、从工作的效率上来讲,这种方式更加合理。从上图我们可以更加形象的理解,上一代的CPu都是通过前端总线,来访问北桥,在通过北桥,来调集内存里面的数据,CPU―北桥-内存-北桥-CPU,一来一往,五个步骤,而今呢,CPU-内存-C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