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阳学院《微生物》期末复习1~4.doc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细菌
一、细胞的形态和大小
(一)细菌的形态
基本形态
球状: 细胞个体呈球形或椭圆形,不同种的球菌在细胞分裂时会形成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常被作为分类依据
杆状; 细胞呈杆状或圆柱形,一般其粗细(直径)比较稳定,而长度则常因培养时间、培养条件不同而有较大变化。
螺旋状: 菌体回转如螺旋,螺旋数目和螺距大小种而异。鞭毛二端生细胞壁坚韧,菌体较硬。
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其程度不足一圈,形似“C”字或逗号,鞭毛偏端生。
螺旋体菌:菌体柔软,用于运动的类似鞭毛的轴丝位于细胞外鞘内。
(二)细菌的大小
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是um
大小的测量方法
显微镜测微尺
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
5、染色
由于细菌细胞微小又透明,一般先要经过染色才能作显微观察
简单染色法
正染色 法革兰氏染色
鉴别染色法 抗酸性染色法
死菌 芽孢染色法
细菌染色 负染色:荚膜染色法 姬姆萨染色法
活菌 用美蓝或TTC等作活菌染色
二、细胞的细胞结构
一般结构: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
特殊结构: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
(一)细胞壁
细胞壁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约占干重的10~20%。
1、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细胞外形;
保护细胞免受外界因素的损伤;
是鞭毛运动所必需的支点;
阻挡有害物质进入;
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以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有关。
2、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原核微生物特有的成分)还结合有磷壁酸、脂多糖、脂蛋白等成分
不同种类的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完全相同。
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G+)菌和革兰氏阴性(G-)菌两种。
G+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以肽聚糖为主。这是原核微生物所特有的成份,占细胞壁物质总量的40~90%。
磷壁酸又名垣酸,是大多数G+菌所特有的成分,约占细胞壁成分的10%。
(2)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成分
G-细胞壁的组成和结构比G+更复杂。主要成份为:脂多糖、磷脂、脂蛋白、肽聚糖。
G-有肽聚糖,仅占细胞壁干重的5~10%。肽聚糖结构与G+相同,但短肽尾中的3号位上L-Lys往往被其他二氨酸取代
外壁层是G-细菌细胞壁所特有的结构它位于壁的最外层,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蛋白。
(3)G+ 细菌与G -细菌细胞壁的比较
成分 占细胞壁干重的% G+ G - 肽聚糖 含量高(30~95) 含量低(5~20) 磷壁酸 含量较高(<50) 0 脂多糖 1~4 11~22 脂蛋白 一般无 含量较高 4、用一种与结晶紫具有不同颜色的碱性染料对涂片进行复染。例如沙黄,它使原来无色的革兰氏阴性细菌最后呈现桃红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继续保持深紫色
革兰氏染色的机理与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有关。
G+ 菌:细胞壁厚,肽聚糖含量高,交联度大,当乙醇脱色时,肽聚糖因脱水而孔径缩小,故结晶紫—碘的复合物被阻留在细胞内,细胞不能被酒精脱色,仍呈紫色。
Gˉ菌:肽聚糖层薄,交联松散,乙醇脱色不能使其结构收缩,又因其含脂量高,乙醇将脂溶解,缝隙加大,结晶紫—碘的复合物溶出细胞壁,酒精将细胞脱色,细胞呈无色,沙黄复染后呈红色。
(二)细胞膜与间体
(1)细胞膜概念:
细胞质膜,又称质膜、细胞膜或内膜,是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一层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厚约7~8nm,由磷脂(占20%~30%)和蛋白质(占50%~70%)组成。
(2)细胞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模型:
a. 磷脂
b. 液态镶嵌模型
①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
②脂质双分子层具有流动性;
③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
④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
⑤脂质分子间或脂质与蛋白质分子间无共价结合;
⑥脂质双分子层犹如一“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
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似“冰山”状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
(3)细胞膜的生理功能:
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
②是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的屏障;
③合成细胞壁和糖被的各种组分(肽聚糖、磷壁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SPSS基本操作》课件.ppt VIP
- 护理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2)(单选题1000题).docx VIP
- 电力公司总会计师述职报告与电力公司竞聘演讲稿汇编.doc VIP
-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英语Starter Units 1-3(预备)学情评估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三菱 FR-E800 变频器使用说明书(功能) EN.pdf VIP
- 2025年SAT语法语法应用能力测试卷.docx VIP
- 人民大2023学术规范和论文写作PPT第8章 开题与答辩.pptx VIP
- 酿酒师考试题目及答案.doc VIP
-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标准化.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