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文翻译(教案)
教学目标:
1、重视文言文翻译,明确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对、留、换、删、补、调。
3、巩固课内文言语句的翻译,强化翻译基本功。
教学重点:
以课内文言语句为例,介绍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同时兼顾能力迁移。
教学难点:
留、换、删、补、调五种翻译方法的具体运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一、导入:???????????今天我们要探讨一下文言文翻译的比较明确的要求和实用的技巧。看一看 评一评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面这译文,请大家指出其在翻译上的不足之处。
晋国侯王和秦国伯爵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2、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3、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我长久地被慷慨人家笑话了。
4、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
望着海洋叹息道:有句俗话说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6、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也没有筋骨的强壮。
请学生分别指出其错误,然后概括说明,指出其错误主要在个方面:
2.该译不译。3.以今译古。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5.胡添乱补.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6.该补不补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7.该删却留8.该调不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并指出这是我们翻译文言文的大忌:想当然,甚至靠想象;译出之后,句子却是不通的。那么,文言文的翻译有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标准呢?二.讲一讲 记一记 (考点透视)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考纲对本节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句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三.练一练 说一说 (技法点睛)
那么,我们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到底怎样达到“标准”呢?我教大家招,就足够用了,我们可以用“六方法”,“六方法”听起来好像复杂,其实就是六个字,就是“留删换”、“调补贯”,等我们分析完之后,大家就更清楚了,对付文言文翻译可能就更得心应手了 方法:例:
译:太守是谁呢?他就是庐陵郡的欧阳修。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 留
方法 例: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之,不译;句中停顿,不译;句语词,不译)
总结: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掉。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 删如果文言文翻译中只有这两种现象,那就很省事了,留的留下,删的删去,就行了。这是我们文言文翻译的第一招可惜的是,能留和删的字词却并不很多,所以我们还方法。
方法: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列传》
译文: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唱,面容憔悴,身体和相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被通披; 古今异义:颜色、形容; 枯槁: 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总结: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以及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换
方法: 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桃花源记》
译文:(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省略了宾语和主语)
总结:原句中有省略(如省略了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等),或一一对应翻译不通顺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补
方法:
例5: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秋水》
译文:自以为听说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莫己若应为莫若己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应为谓我 宾语前置)总结: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