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同步练习
明辨是非(辨别下面各题正确与否,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C”)
1、人格尊严权表现为自尊和他尊两个方面( )
2、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
3、品行优良者一定会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
4、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他人的行为,只是不尊重自己、损害自己形象的不道德行为。( )[来源:Zxxk.Com]
5、未成年人在使用自己肖像和获取报酬方面须由监护人代理或同意( )
6、盗用和冒用他人姓名,是侵害公民姓名权的两种具体表现( )
7、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没有人格和尊严的( )
8、人身自由权是“人”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人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 )[来源:学|科|网]
9、年满18周岁公民的有权随意变更自己的姓名( )
10、公民的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
二、精挑细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说明( )。
①我国法律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②人格尊严权在公民的人格权中居于首要地位
③人格尊严不可辱 ④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权,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滨江一中高二学生林强想竞选学校学生会主席,但他的“威望”不及何辉同学,为了竞选成功,他道听途说,添油加醋,捏造事实背后中伤、诋毁何辉,林强的行为侵犯了何辉的( )。
A.政治权利和自由 B荣誉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来源:学科网]
3、侵害公民姓名权的具体表现是( )。
①盗用他人姓名 ②冒用他人姓名 ③给他人起外号 ④阻碍未成年子女更改姓名
A.①② D.③④ C、②③ D.①④
4、张祥是初二(4)班学生,经常迟到早退,他在学校设立的考勤记录卡上从来不写真实姓名和班级,有时填写“初一(8)班陆某”,有时填写“初二(1)班李某”。张祥同学的行为侵犯了陆某、李某的( )。
A.荣誉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
5、下列行为中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是( )A、某像馆为招揽顾客,私自张贴某人照片 B、在寻人启示上使用被寻找人的肖像C、公安机关在通辑令中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D、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播放了在大街上乱丢果皮的马某的录像[来源:学科网]
6、良好的名誉首先取决于个人的( )。
A.地位身份 B.良好表现 C.学历 D.学业成绩
7、某超市在醒目的地方贴出告示:为了维护本超市的合法经济利益不被侵害,本店保安人员有权对有偷窃嫌疑的顾客进行检查。这则告示( )
A、合法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超市的合法权益 B、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权[来源:Z。xx。k.Com]
C、非法的,它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D、合法的,因为这是保安人员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
8、高考结束后,刘某因迟迟未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以为自己落榜了,后来才知道是张某冒名顶替自己上了大学。刘某愤然,这里张某侵犯了刘某的( )
①受教育权 ②姓名权 ③荣誉权 ④肖像权 ⑤隐私权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④⑤
9、某校一学生在寝室丢了东西,老师怀疑是本校学生所为,在查无结果的情况下,校长让全体同学投票“选小偷”。这种做法( )
A、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 B、保护了学生的合法财产
C、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D、是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有效手段。
10、关于“指桑骂槐”的说法,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A、有时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姓名权 B、不可能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名誉权
C、有时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名誉权 D、一般不会侵害实际被骂者的姓名权[来源:学科网]
11、白某在网上对吴某大肆进行漫骂、侮辱,当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白某向吴某公开道歉,并向吴某支付精神损失费5000元,这表明我国法律保障公民的( )不受侵犯。
A.荣誉权 B.肖像权 C.姓名权 D.人格尊严
12、下列选项中,正确的认识是( )
A、自由人享有人格尊严权,而在押犯是不能享有人格尊严权的
B、人们有权随意变更自己的姓名 C、人们无权使用自己的肖像获取报酬
D、人们有权在自己的名誉受到侵害时,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三、探究与体验:
1、某学校女生李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学生林某,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林某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无中生有,捏造事实中伤林某,给林某造成很大的痛苦。
(1)李某的行为侵犯了林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山西省临汾市2012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doc
- 山西省盂县2012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doc
- 山西省垣曲县古城中学校高一政治期末考试模拟试题(一).doc
- 陕柴中学高一下学期政治期中试卷.doc
- 上海初中历史复习提纲.doc
- 上海市宝山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答案.doc
-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相关政治试题.doc
- 上海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doc
- 上海市五三中学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数学十二月月考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 上饶县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