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金良,全国考研政治辅导名师,考研政治全程策划专家,教学注重高屋建瓴,重点突出,逻辑清晰,思路敏捷,对考研政治命题趋势和改革动态把握精准,在过去2011、2012、2013、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中直击原题,全国十几万考生受益。高老师授课风格富有激情,风趣幽默,深得广大考生喜爱,是考研辅导界能同时讲授政治五门课程的新锐派代表。 2015考研政治马哲常考的名言、成语、谚语、诗歌汇编与解析 ——高金良汇编 一、名言 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要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①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②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③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5、“所谓的客观辩证法是在整个自然界中起支配作用的,而所谓的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在自然界中到处发生作用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①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②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③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④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则是不同的。 6、“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表明了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7、“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别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 8、“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启膀上。” 解析:牛顿的这句话表明了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这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10、“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解析:黑格尔的这句话说明了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的认识来说明。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丰富的经验积累能加深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11、“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说明了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这句话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 12、“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解析:马克思的这句话说明了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这句话体现了非理性因素的动力作用。 13、“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解析:列宁的这句话主要说明了非理性因素的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 14、“从历史的观点来看……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 解析:恩格斯的这句话表明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15、“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是社会组织起来的经验。” 解析:这种命题的是错误的,因为它否定真理的客观性。又如,“有用即真理”、“被社会公认的就是真理。”等都是主观真理论。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16、“必须把人的全部实践──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包括到事物的完整的‘定义’中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全阀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ZF001 2006.doc VIP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思维导图:第1章水和水溶液.pdf VIP
- 10kv变电所及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doc VIP
- 汽车维护与保养试题.doc VIP
- 中国数智化审计调研报告(202310).pdf VIP
- 新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VIP
- 2024秋小学数学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pdf
- 道路地基处理质量监理实施细则.pdf VIP
- 穿戴式下肢外得骨骼康复机器人机械设计.pdf VIP
- (高清版)B-T 19334-2021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的尺寸 在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及其附件中作机械支承的标准安装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