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技下的材料演绎_工程建筑论文.doc
低技下的材料演绎_工程建筑论文
低技下的材料演绎_工程建筑论文
摘 要:英裔印度籍建筑师劳里·贝克(Laurie Baker)于印度从事地域性建筑实践50余年,以匠人般的精神和设计师的灵感继承和发展了当地建筑的传统特质和建造技艺,同时把地域建筑与现代建筑得以完美结合。本文就劳里·贝克利用低技的材料进行地域创作手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劳里·贝克 地域 低技 材料
Abstract:Anglo-Indian architect Laurie Baker engaged in the practice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for more than 50 years,and he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wisdom and made a perfect combin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This article looks into the ways Laurie Baker practised in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with Low-technology.
Keywords:Laurie Baker Vernacular low-tech material
1引言
当中国建筑师面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众多人口的安居问题等的挑战时,在中国的邻邦——印度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两者虽然不是现代主义建筑的发源地,但都在本国现代主义发展极不充分的条件下,大量引入了当时最新的现代建筑。面对同样的冲击,如何吸收和转化同样值得思考,而其中英裔印度籍建筑师劳里·贝克(Laurie Baker)①对地域创作的探索和经验正是我们极好的镜鉴。
劳里·贝克的创作主要位于南印度的喀拉拉邦(Kerala),其作品中无处不蕴含着对材料诗意的运用,对气候忠实的反映和对资源充分的利用(图1)。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劳里贝克代表性作品的解读,揭示建筑实践中地域性与现代性结合的创作手法。
2劳里·贝克(Laurie Baker)的建筑认识之旅
劳里·贝克在西方社会接受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教育②,但都与他从事的建造实践中所体现对地域性的表达包括当地技术的运用和建筑形式的思考等等大相庭径。劳里·贝克这种地域性观念的建立与他早期的经历密不可分。
劳里·贝克在1944年参与“国际友谊救援组织”从中国回英国疗伤途中在印度孟买停留期间遇见了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与其进行了思想和观念上的交流,对于甘地的 “非暴力”、“不占有”、“民族性”等思想,劳里·贝克将其转化成创作的哲学。
其后,于1948年至1964年间,劳里·贝克一直在位于中国、尼泊尔及印度三地交界的Pithoragarh地区从事建筑实践,通过对当地的建造技术,人们生活模式的观察和研究,劳里·贝克学会了如何在建造中诚实而直接地运用材料,并对结构有适度性的表达和经济上的严格控制。
3材料的演绎
劳里·贝克实践的区域主要位于地处热带的南印度,建筑创作中一方面要思考应对炎热气候的方式,另一方面要在这个生产力发展不充分的土地上进行实效性的探索。劳里·贝克提出了建筑能效比(COST EFFICIENT)③的原则:在有限的条件下,发挥地域性材料的最大效用以达到与现代性材料同样高的建筑质量。能效比的原则贯穿于劳里·贝克的所有创作,并融入了对地域传统和材料的理解形成了极具个人风格的贝克式(Baker Style)建筑。
3.1强化结构——莱约拉礼堂(Loyola Auditorium,1971)
莱约拉礼堂位于印度喀拉拉邦的首府特里凡德朗(Trivandrum)郊外的莱约拉高校内,它包括了一个容纳500人的礼堂及一个小教堂。建筑的功能对于空间跨度和高度有相当的要求,然而当时整个建筑的预算只能满足其中一个功能的面积要求④。因此,劳里·贝克尝试在整个建筑的结构中尽量少用钢筋和水泥,而是运用砖砌承重墙(图2-4)和木桁架去满足建筑所需的面积和高度要求。
劳里·贝克从空斗墙的砌筑方式中获得灵感,以内外各为一砖厚的双墙结构去作为承重墙体。两片砖墙之间存在一个两砖厚的空腔,并在其中每隔3.5m左右设置垂直的短墙以连接两片墙体,内置短墙的做法使室内外空间界面更为简洁,空腔的运用则让室内有良好的热工效果。为了室内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劳里·贝克在整片砖墙的多个位置采用了由下至上且贯穿内外的哥哩砖墙⑤ (Jali)镂空方式,内外砖墙中这种小而密的对位镂空方式一方面获得比局部开窗更为良好的通风效果,另一方面也能使进入室内的光线变得均匀而柔和。最终整个占地面积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代建与项目管理二种模式的制度分析 _工程建筑论文.doc
- 代建制是工程项目管理全面发展的重要商机 _工程建筑论文.doc
- 代建制模式的探讨_工程建筑论文.doc
- 以GIS为核心的数字化成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_计算机论文.doc
- 以企业文化为先导促进祥临公路监理工作再上新台阶_工程建筑论文.doc
- 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机应用前景探讨_电子机械论文.doc
- 以太网链路层网络拓扑发现方法研究_计算机网络论文.doc
- 以废水为热源的储能型热泵热水系统的探讨与性能分析_工程建筑论文.doc
- 以性能为基础的建筑防火设计探讨_工程建筑论文.doc
- 以湖南城乡规划信息港为例论行业信息港的建立 _计算机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