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转化型抢劫罪-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密  级:  学校代码:10075 分类号: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论转化型抢劫罪 学位申请人: 桂 敏 指 导 教 师 : 冯惠敏 侯凤梅 学 位 类 别 : 法律硕士 学 科 专 业 : 法律硕士 授 予 单 位 : 河北大学 答 辩 日 期 : 二○一二年六月  学  号 Classified Index: U.D.C.:  CODE: 10075 NO: A Dissertation for the Degree of J.M The crime of transformed robbery Candidate: Gui Min Feng Huimin Supervisor: Hou Fengmei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 Juris Master Specialty: Juris Master University: Hebei University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 June, 2012 摘 摘  要 要 刑法第 269 条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 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 263 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该条规 定在学理上称之为转化型抢劫罪。由于转化型抢劫罪是法律的特别规定,有些规定尚不 太明确,法律条款的设计也存在不够严谨之处,因此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本文针对转 化型抢劫罪争议较多的几个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帮助。笔者在文中阐述 了转化型抢劫罪的概念和特征,即法定性、转化性、拟制性;从犯罪主体、主观要件以 及犯罪的形成过程三个方面分析了普通抢劫罪与转化型抢劫罪的区别。本文重点论述了 转化型抢劫罪的成立条件,主张盗窃、诈骗、抢夺如果达不到“数额较大”是否也构成 转化型抢劫这个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犯罪主体方面,认为只有已满 16 周岁的 自然人才能成为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关于转化型抢劫罪的认定方面,主要涉及了转化 型抢劫共同犯罪的认定,针对未参与前行为只参与后行为的情况和参与前行为而未参与 后行为的情况分别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关于转化型抢劫停止形态的认定问题,重 点讨论了转化型抢劫罪的既遂形态与未遂形态的判断标准;转化型抢劫罪不存在预备 犯,但有犯罪中止的可能。最后针对特殊类型的盗窃、诈骗、抢夺罪可否转化为抢劫罪 和转化型抢劫罪是否存在加重情节的问题发表了个人看法。 关键词  转化型抢劫罪  转化条件  共犯  停止形态  加重情节 I Abstract Abstract In the “criminal law”, article 269 regulates: made theft, fraud, and spoil sin, for booty, resist arrest or destroy the evidence and uses violence on the spot or the threat of viole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rticle 263 of this law, shall be convicted and punished. This regulation is called transformation robbery in scientific principle. Because of transformation robbery is a special provisions of the law, some rules is not too clear, the design of the legal provisions exists rigorous place, so there are some disputes in the judicial practice. This article aims to discuss on some controversial issues about transformation robbery. In order to act as an aid to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nsformation robbery, that is, legality, transformation, fiction; it analyze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ommon

文档评论(0)

nnh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