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之八)用“三自”原则写鲜活文章.doc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之八)用“三自”原则写鲜活文章.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复习专题讲座(之八) 用“三自”原则写鲜活文章 南京一中 孙芳铭 高考作文,是人们都极为关注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它在高考试卷的150分中,独占60分。如何提高考场作文的得分率呢?这里先说一下2004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原则: 在作文方面,在命题开放性较大的基础上,继续坚持“三自”的要求,努力探索的适合学生发挥作文水平的命题形式,在有效避免抄袭的前提下,尽量减少限制的层次,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自由。 这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表于今年《高校招生》第二期第26页至28页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依据个人的理解,这段话包含着这样一些要点: 1.坚持命题的开放性,给考生以更大的写作自由,为考生发挥写作水平提供条件。 2.坚持“三自”要求,即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3.坚持有效地避免抄袭,在命题上要有一定的限制,但限制的层次应尽量减少。 4.依据以上三点作推断和想象,今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依然是话题作文,但与往年相比,会小有变化。 根据这样的理解,本讲从充分利用“三自”政策方面,论析如何提高考场作文的水平。 一、文体自选与写作规范 高考作文规定文体到限制文体,再到文体自选,这对考生说是一种解放。他有利于考生扬长避短、竭智逞才,各显神通。但是从考场作文的实际情况来看,还需要解决下列问题: 1.文体自选的原则 (1)试题最适合写作何种文体 话题作文的试题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提示语,三是写作要求。所谓最适合写作何种文体,主要看提示语。譬如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提示语写道:“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三句话中,第一句是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客观原因,第二句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主观原因,第三句是结论。如果以前两句话为分论点来写议论文,其见解是会比较深刻的。又说:“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这样的提示语总体上是激发考生的想象和联想。如果确有这方面的“事例”,可以写记叙文。其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又可看作对“疑问是层出不穷”这一主观原因的分解。2002年“心灵的选择”,依据“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又应该如何选择”这样的提示语,宜乎写议论文。于是出现了《凭良心选择》《慎重选择》《选择的真谛》等议论文佳作。而2003年作文题的提示语说,“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依据这样的提示语,最适合的是议论性文字,是思辨性质的文章。 (2)自己最擅长写作何种文体 话题作文的提示语提供了写作不同文体的可能性,究竟用何种文体写作,还得考虑自己最擅长写何种文体。一般说来,逻辑思维能力强、思路开阔、认知水平高的人适宜于写议论文;生活经验丰富,对生活场面、细节敏感,感情丰富、细腻者宜写记叙文或散文。虽然有的人擅长写说明文,但是一般说来,话题作文写说明文而优秀者并不多见。 (3)自己有无写作该文体的积累 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生活积累、文化积累、写作经验的积累。具有写作某种文体较丰富的积累,就可以选用某种文体。因此考前全面回顾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写作经验,回顾自己的成功之作是十分必要的。 2.写作要符合文体规范 高考作文基础等级有“符合文体要求”一项。这里的“文体要求”就是指文体写作规范。作文评分细则也规定“应根据考生自选文体作相应的要求”。这“相应的要求”是指评分者对是否符合文体写作规范来决定如何给分。 文体是在长期写作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其“规范”是指写作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一般说来,在写作中应体现该文体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特殊地说,记叙文以写人叙事为主,要以真情感动人;议论文应以说理为主,以理服人;说明文应以介绍事物、说明事理为主,让读者知道事物或事理是怎么一回事,从而长知识、长见识。这叫做满足读者(阅卷者)的期待。如果一篇作文,让读者在情、理或知这三者中无任何一点满足感,可以认定不是一篇好文章。 不过文体规范从来不是一种套子或公式,它本身也是发展的。就高考来说,优秀的议论文常有散文化、杂文化的趋势,记叙文抒情色彩更趋浓郁,夹叙夹议的文章趋多,这就是一种发展。 但是,近几年来,有人不恰当地宜扬所谓“淡化文体”和“文体创新”,出现了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 一是“四不像”的文章大量涌现。这类文章的作者往往对题意没有准确的理解,写作没有明确的目的,对生活没有一定的感受,“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蛤们阅读这样的文章,既不能得到情感的熏染或产生共鸣,又看不出作者明确的观点态度,既不能了解某种知识,又不知道该办什么,就有足够的理由认为它不是一篇好文章。 二是所谓“另类”文章日益增多。譬如独幕剧、四幕剧、疾病诊断书、广告词、采访录、座谈会纪要,甚至

文档评论(0)

精品ppt.wor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