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
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_药学论文
作者:陈青, 杨小生, 朱海燕,郝小江, 宋宝安 【摘要】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近十年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进行概述。该属植物具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和较强的药理活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槐属;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Abstract:The article has summariz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genus sophora.The genus sophora possesses many active constituents and strong biological activities. We think the genus sophora will be applied widely. It should be studied more deeply.
Key words:Sophora; Chemical constituents; Biological activity
豆科槐属(Sophora)植物全世界约5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北美洲。我国约16种,南北均有分布[1],根据用药部位不同有18种入药,具有利咽消肿、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止痛杀虫等功能,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齿龈肿痛、肠炎泄泻、血淋、黄疸、皮肤瘙痒、虫毒咬伤等疾病[2]。以前报道槐属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黄酮、皂苷、有机酸、游离氨基酸等[3~5]。近几年,从中又分离出许多新的生物碱和黄酮化合物,此外还分离出酚类、多糖以及二苯乙烯的聚合物。活性研究表明其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等作用。为进一步探讨槐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本文就近十年该领域的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1 槐属植物中的化学成分
1.1 生物碱类化合物
研究表明,槐属植物主要含有羽扇豆类生物碱,不完全统计种类有80多种[3]。肖平等[6,7]从Sophora tonkinensis的鲜叶中分离并鉴定了两个新的苦参型羽扇豆碱,()乙酸基苦参碱和(+)乙酸基苦参碱;在S. viciifolia的种子中得到了3个新的生物碱,(),()droxysophocarpine,()。张兰珍等[8]从 S. alopecuroides 的种子中首次分离得到了尼古丁。
1.2 黄酮类化合物槐属植物中还存在多种黄酮化合物,近年发现的主要为异黄酮、黄烷酮、异黄烷酮、紫檀烷类、异双氢黄酮醇、黄酮醇苷、异黄酮苷类化合物。见表1。表1 槐属植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略)
1.3 其它化合物日本学者Masayoshi O等[21,22]从S. davidii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一个新的白藜芦醇五聚体davidiol D;还从 S. leachiann的根部得到5个新的白藜芦醇低聚物leachianols CG。后来日本学者T.Tanaka等[23]也从S. davidii的根部分到同类型新化合物davidiols A。此外,Muneakazu I等[9]从S. prostrata的根部分到了4个新的酚类化合物prostratols D。董群等[24]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8种均一的多糖,山豆根水提多糖SSa,SSa,SSa,SSa山豆根碱提多糖SSb,SSb,SSb和SSc。
2 槐属植物药理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
马兴铭等[25]用MTT法测定了砂生槐总生物碱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在0.6~4.8 mg/ml质量浓度下均对SPC-A-1和GLC-82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对SPC-A-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强于其对GLC-8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王秀坤等[26]报道了白刺花6种生物碱对人白血病HL-60及表皮癌A431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以亲脂性的苦参碱、槐果碱和槐定碱的作用最佳。此外,6种生物除氧化槐果碱外,抑瘤作用均表现出较强选择性。韩国学者W.G.KO等[27]从苦参中分离出四种黄酮类化合物,测定了其对骨髓白血病HL60和肝癌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IC50在11.3~18.5 μm对HL60以及13.3~36.2 μm对HepG2有较好抑制作用,这些化合物可以用在癌症化学治疗和化学预防上。肖正明等[28]研究了中药山豆根(SSCC)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的抑癌活性,结果表明,SSCC提取物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线粒体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这一结果与前人用SSCC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s与CIK及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杀伤作用比较_医学论文.doc
- 树突细胞免疫对HPV感染阳性角朊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树胶脂毒素对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树脂吸附法分离苦瓜皂苷的工艺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树脂糖苷-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树舌多糖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对EGFR表达的影响_药学论文.doc
- 核仁磷酸蛋白突变与血液肿瘤_医学论文.doc
-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医学论文.doc
- 核受体超家族及其辅调节子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 核因子κ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VEGF和p53表达的相关性_医学论文.doc
- 深度剖析2025年:第三方医学检验市场服务创新与市场规模增长前景预测.docx
- 绿色食品2025年高端定制农产品生产模式创新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苏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体育健身行业私教课程安全须知.doc
- 聚焦2025年,跨境电商独立站运营风险评估与直播带货流量增长报告.docx
- 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中的产业创新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估报告.docx
- 2025年柔性电子材料在柔性电子标签行业的应用潜力报告.docx
- 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影响的区域差异性分析报告.docx
- 智能交通与出行行业智能交通出行行业市场机遇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医疗大数据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决策支持应用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