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槐米固态发酵提高槲皮素含量的研究_药学论文
槐米固态发酵提高槲皮素含量的研究_药学论文
作者:徐萌萌,沈竞,徐春,王东溯,汪红,孙启玲
【摘要】 目的 用该实验室筛选得到的一株黑曲霉固态发酵槐米并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使其将槐米中的芦丁转化为槲皮素,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方法使用正交实验对种子培养条件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经优化后的菌体量可达8.32 g/L,优化的固态发酵条件芦丁转化率可达到98%以上。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发酵产物进行了鉴定,证明转化产物为槲皮素。结论通过微生物固态发酵槐米的方法,能够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
【关键词】 槐米;芦丁;槲皮素;黑曲霉;微生物转
Abstract:Objective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was subjected to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process by an Aspergillus niger strain to transform rutin into quercetin. MethodsThe conditions of culture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 were optimized by the orthogonal layout. Results By modulating the conditions, the biomass could reach 8.32 g/L and the transformation rate of rutin could reach 98%. It was proved that the product was quercetin by HPLC. ConclusionThe content of quercetin in Flos Sophorae Immaturus can be increased by the method of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Key words:Flos Sophorae Immaturus; Rutin; Quercetin; Aspergillus niger; Microbial transformation
槐米(Flos Sophorae Immaturus)别名:白槐、柚花,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花蕾。具有凉血止血, 清肝泻火的功能。多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等证的治疗[1]。其主要成分为黄酮醇类芸香苷—芦丁,此外还含有鞣质、植物甾类、槐花米甲素、槐花米乙素、槐花米丙素等成分[2,3]。
Wilfried Andlauer等[4]研究表明,槐米有效成分芦丁在进入肠道后,通过肠道微生物产生的β-葡萄糖苷酶和α-鼠李糖苷酶水解生成槲皮素发挥药效。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平喘作用,可降低血压、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抑制平滑肌收缩和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5-羟色胺的释放的作用,可明显降低血小板膜脂质的流动性等[5,6]。近几年研究表明,槲皮素是已知最强的抗癌剂之一[7],在肿瘤化学治疗上的需求量很大,因此大力开发槲皮素具有十分良好的应用前景。
槐米中芦丁含量高达20% ~ 28%,现行槲皮素生产一般采用化学二步法工艺,即先从槐米中提取芦丁(方法包括碱溶酸沉或热煮提),再采用热酸水解的方法从芦丁制备槲皮素,其生产工艺对环境造成了酸、碱污染以及有机溶剂污染,操作繁琐复杂。而微生物与槐米共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酶,水解芦丁的糖苷键生成槲皮素。通过一步发酵直接提高槐米中槲皮素的含量,简化了操作过程。同时固态发酵所需设备简单,生产效率高,成本低,为中药中间体的加工提供了一条新工艺。
本文利用一株黑曲霉发酵槐米,通过对菌体生长、芦丁转化、槲皮素生成条件的研究,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性质鉴定。
1 器材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种
菌种为本实验室从自然界分离筛选得到,经鉴定为一株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编号为HM-3。
1.1.2 材料与试剂
槐米,购于四川广松制药有限公司,自行打粉,粒度为20目。芦丁标准品,槲皮素标准品购于成都思科华有限责任公司;其它常用化学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无机盐浓缩液:KH2PO4 20 g,MgSO4 10 g,(NH4)2SO4 10 g,加热溶解,定容至100 ml备用。
1.1.3 仪器HZQ-X100恒温恒湿培养箱(哈尔滨);HZQ-C空气浴震荡器(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Shimadzu 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CTLs与CIK及LAK细胞对神经胶质瘤杀伤作用比较_医学论文.doc
- 树突细胞免疫对HPV感染阳性角朊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树胶脂毒素对体外培养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影响_医学论文.doc
- 树脂吸附法分离苦瓜皂苷的工艺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树脂糖苷-大环内酯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研究_药学论文.doc
- 树舌多糖抑制胃癌MGC-803细胞增殖及对EGFR表达的影响_药学论文.doc
- 核仁磷酸蛋白突变与血液肿瘤_医学论文.doc
- 核受体共激活因子AIB1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_医学论文.doc
- 核受体超家族及其辅调节子的研究进展_医学论文.doc
- 核因子κB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VEGF和p53表达的相关性_医学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