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C现实主义-果戈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10节 果戈理 一.生平和创作 1809-1852,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不仅深刻地审视“人类不朽的庸俗”(梅烈日可夫斯基),而且“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对庸俗的净化”(巴赫金)。他为中国读者所熟悉,小说《死魂灵》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鲁迅翻译成中文,剧作《钦差大臣》、小说《狂人日记》和《外套》都曾对中国文学产生过深刻影响。 他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地主家庭。爱好戏剧的父亲、篤信宗教的母亲,以及乌克兰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都给他留下了印象。在他求学其间,正是俄国民主意识逐渐高涨的时期,对他的自由思想的形成有良好的作用。1828年中学毕业后,来到彼得堡,在政府机关任职。生活清苦、前途渺茫的小职员的生活经历对他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但给他以后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作家最初的文学活动并不顺利。1831 年结识了普希金,与普的交往极大地鼓舞了他创作的热情。不久发表《狄康卡近乡(近郊)夜话》,一举成名。 《狄》分为两部,收入八部中短篇小说。以一个养蜂老人对乡亲们讲故事的形式把各篇联缀起来。运用了民间文学的表现手法,把取材于乌克兰乡村的平民生活和民间传说的故事结合起来,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浪漫笔法吸引了广大读者,也得到文学界的好评。作家从此蜚声俄罗斯文坛。 1834年,在朋友推荐下,果受聘担任了圣彼得堡大学世界史课程的副教授。他渊博的学识和出色的讲授得到学生的欢迎,但因与学校当局不合,在1835年底辞职,从此专心写作。 1835年,他出版了小说集《米尔格拉德》,收入了4篇小说。《旧式地主》等两篇揭露了宗法制庄园地主生活待遇饿空虚无聊、庸俗腐朽,笔调幽默。作者对地主阶级既讽刺嘲笑,又有所同情。别林斯基把果这种独特的讽刺艺术风格称为“含泪的笑”。 1835年到1842年,发表了5篇短篇小说,都是根据自己在彼得堡生活经历写成的,组成了《彼得堡故事集》。《涅瓦大街》写繁华都市中两个年轻人逐“美”的故事,正直的一个理想破灭,粗俗的一个却如鱼得水。美丑对照中蕴涵着悲剧性。《肖像》写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和金钱是如何毁坏画家才能的。《鼻子》则用荒诞的手法讽刺了俄国官场中的钻营逐利之风。其中以描写“小人物”命运的《外套》和《狂人日记》最为著名。 《狂》写一个小官吏被官僚等级制度残酷迫害,最后发狂的故事。借助于对主人公波普里辛病态心理的刻画,说出了小人物的心声:“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都让侍从官或者将军霸占了。”,“为什么人要分成许多等级?”,“妈妈呀,救救你可怜的孩子吧!……炸个世界上没有他立足的地方!” 《外套》同样表达对小人物的深切同情。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在某机关当文书抄写元,孤独贫困,受人凌辱时忍气吞声。贫乏的生活毁了他的才能,他已经把抄写当作生活的唯一乐趣。为了御寒,他节衣缩食卖了一件新外套,可不久就被歹徒抢走。他申诉无门,黯然离世。“含泪的幽默”的特点有清晰的体现。“小人物”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的传统形象之一。从普希金的《驿站长》开始,经过《外套》和陀氏的《穷人》,这类形象在不同作家的创作中得到不断的发展,体现出俄国文学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外套》对俄国文学影响深远,陀氏曾说:“我们都是从《外套》中来的”。 果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戏剧的奠基人之一。1836年的5幕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无疑是其代表作。基本素材是普希金提供的,但果进行了出色的艺术加工。外省某小城的官吏们一贯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市长贪污受贿、敲诈勒索。慈善医院的院长阴险残忍。法官善于收受贿赂。督学不学无术。邮政局长专爱拆人的信件。),而且个个老奸巨猾、长于官场世故。但他们误把一个从京城来此滞留、不名一文的纨绔子弟、十二等文官赫列斯达可夫当成了钦差大臣,由于害怕劣迹暴露,纷纷竞相献媚行贿,演出了一幕幕丑剧。纨绔子弟招摇撞骗之后携带财物溜走。这时,真的钦差大臣到了,众官吏吓呆。 作家说,打算在这出剧里“将我当时所知道的俄罗斯的全部丑恶集成一堆……痛快地一并加以嘲笑。”因此,在表面上看似偶然的误会中包含着必然。以市长安东·安东诺维奇为首的官僚主义集团和以赫为代表的纨绔子弟是“俄罗斯丑恶”的集中体现者。作家的讽刺犀利、辛辣。 剧本的上演震动了整个官僚阶层和贵族社会。作者借剧中人之口说:“你们笑什么?你们在笑你们自己!”直接点明了喜剧的社会意义。沙皇尼古拉一世到剧院看了首场演出后表示:“这个剧本对所有人都够受的,尤其对我。” 但是,剧本遭到官僚阶层和贵族社会的攻击,作家于1836年被迫离开祖国。最后来到意大利,罗马成为他主要的居留地。他潜心创作《死魂灵》。1842年,《死》第一部出版。作品震撼了俄国社会,它不仅成为果创作的高峰,而且推动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主潮的出现。果继续回到罗马写第二部。但这时候,作家的思想出现了危机。当时,19世纪40年代,俄国的甲方运动日益高涨

文档评论(0)

精品ppt.wor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