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争鸣:
高考作文命题应具有公平性、唯一性和可操作性
——从近三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看福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不足”
陈纯
自从2003年高考自主命题的权限下放到各省后,各省作文题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出现了许多被人称道的好命题,纵观我们福建省这三年的作文命题,一方面带有浓厚的开拓创新色彩,但同时也有着许多的不足之处,做为一个在高中教学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师,本人对此深有感触,现对此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我们先把近三年福建省的高考作文和全国各地的作文列表做个对比:
年度
试卷 2004年高考 2005年高考 2006年高考 福建卷 以下面人物和文学形象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孔子、苏轼、曾国藩、鲁迅、霍金;曹操,宋江、薛宝钗、冬妮娅、桑提亚哥。 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周长小,面积大,比较稳定。一幅是带有棱角的图形,周长大,面积小,比较多变。根据这两幅图进行联想或感悟,自拟题目。
一、“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
二、戈多来了;
三、留点空白
三选一作文,题目自拟,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全国Ⅰ卷 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 以《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为题写一篇作文 《论中国人读书》 北京卷 《包容》为题 以《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以“北京的符号”为题 上海卷 以“忙”为题写一篇文章以“材与非材”为话题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建议”为话题根据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作文题目为:肩膀”留点空白”,第二份是写”等待戈多”,而第三份却写”草船借箭”.你如何让一位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评卷老师在短时间内,不断变换自己的审美观点,在前后作文缺乏同题比较的情况下,做出准确而又客观的评判呢?
.由于缺乏前后内容的比较,因此作文的分值拉不开,以致评卷老师为求稳妥评分越来越趋于中庸或保守,一些佳作就难以脱颖而出。
4、命题多样性的不公平导致阅卷教师兴趣、喜好的不同,造成评卷标准的不一致。(命题的多样性还会因阅卷教师的兴趣,喜好不同而造成评卷标准的不一致)
多命题作文来自不同的材料,材料不同,评判的标准也就不好统一了。我们举个例子:生活中你让几名工匠进行盖房子比赛,前提应该是你给他们提供的资金、建筑原材料都是一样的,他们在同等的条件下盖出来的房子,评委才可以从造型、实用、美观上评判出高低。而如果提供的资金、建筑原材料本身就有差异,你如何让评委掌握标准,做出合理的评判呢?而多样性命题岂不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资金、建筑材料”,盖出来的房子自然就不好评判。那在评卷中出现偏颇就可想而知了!
而这种偏颇还存在于阅卷老师的兴趣、爱好等方面上,如2004年所给的十个人物(历史名人和文学形象),有些老师对“鲁迅、林黛玉”这类材料比较熟悉,他们对此类作文自然萌生亲切之感,有些评卷老师对“曾国藩、桑提亚哥”本身就较为陌生,了解也较为肤浅,他根本就无法对学生所写的这类作文给以很适当的评判,甚至还因对材料的陌生而产生抵触情绪。多命题作文由于所给材料的多样性,也就给阅卷老师因兴趣、爱好的不同而产生阅卷的偏颇提供了土壤和空间。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想想:为什么单一命题的作文形式一直受到全国卷和其他省市卷的青睐呢?我想其所具有的公平性,唯一性和可操作性就是它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也许人们会问:难道其它省市就没有创新意识,没有设出亮丽的题目吗?事实上近几年上海、北京,浙江等地的试卷在网上就赢来了较高的评价,尤其是2006年的上海试卷《我想握着你的手》更是好评如潮。
福建省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创新,赢来了不少的叫好声,也带来了许多的争议。2007年高考将近,那么怎样的作文命题才是老师赞赏,学生喜欢的呢?做为一线教师,现结合自己的教学感受和从学生交流中所收集的信息,对此谈几点看法。
1、贴近生活,亲切自然。如2006上海卷的《我想握着你的手》,意图在于引导考生在真情中感悟生活,反映心灵与心灵的碰撞,提倡人际关系的和谐与社会成员之间的融洽。此题给学生提供了真实自然的写作空间,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写出感人的作文。
2、注重从社会现象中体味人生。如2006广东卷的《雕琢心中的天使》,重在引导考生发掘,体味生活现象中的真善美,题目本身很美也很有内涵,既可以考核学生的文字美,又可以考核学生的精神美,很符合时代特征。
3、注重思辨性和文学性。如2006年浙江省的《生有所息 生无所息》,此材料出自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在“有”与“无”中展开思辨,用辨证的眼光去判断、分析和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积淀写出对生活的感悟,不失为是个好题目。
4、重视对创造性思维的考查。如2006年全国卷二的试题,引导考生用创新视角看待学老鹰抓羊的那只“乌鸦”,从逆向思维上去理解写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再如2005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