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问中问号的用法应当明确_教育理论论文
选择问中问号的用法应当明确_教育理论论文
湖北省孝感市2010—2011学年度高三第二次统一考试标点符号题A项(实例见后)中问号的用法在老师们中引发了争议,争议的焦点是“还是”前的几个选择项后是使用逗号还是使用问号。命题者给出的答案是使用问号是正确的。从考生实际答题情况看,绝大部分考生认为使用问号是错的。阅卷后统计该标点符号题难度值p为0.07,是所有题中得分率最低的一题。笔者在此,亦想就本题生发开去,谈谈自己对选择问的一些了解和看法。
一.“国标”具有模糊性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二册后附有国家标准的《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95),其中关于问号的用法是这样规定的:
4.2问号
4.2.1问号的形式为“?”。
4.2.2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你见过金丝猴吗?
(b)他叫什么名字?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4.2.3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从上述规定看,“国标”规定的只是些大原则,太模糊了。只是举了个选择问的例子,无详细的用法指导,根本解决不了选择问中问号的实际使用问题。
二.“资料”表述亦不具有可操作性
关于选择问中问号的用法,笔者查阅了相关网站和手中的书籍资料,有代表性的表述如下:
1、人教网(来源:.cn/xiaoyu/jiaoshi/study/jszy/bdfhyf/wh/200705/395589.htm)
选择问句是提出几种可能,让人从中作出选择,每种可能构成一个选择项。选择问句全句末尾要用问号,中间各选择项后面要不要用点号,用什么点号,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定。如果选择问句本身不长,选择项之间几乎没有停顿,句中选择项之间就不用点号。例如:“你是吃食堂还是自己做饭?”
如果选择项之间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一般用逗号不用问号,全句末尾才用问号。例如:“是节省点钱坐火车呢,还是为争取时间坐飞机?”
但如果为了强调,罗列较多的选择项,每一项又显得较有独立性,那么每项之后也可以都用问号。例如:“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
下面一例各选择项之间都用问号更适宜:“这是什么?新式武器试验场,国防设施的伪装,中国人修筑的马奇诺防线,抑或又一条长城?他们愕然了。”例中的三个逗号都宜改成问号。
摘自《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语文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语文建设》2004年7-8期合刊第80页上有“标点符号用法回答”,其第二条“选择问句怎样用问号?”是这么解说的:
答:一般的情况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例如:
(1)是那个年代更适合我们,还是我们在那个年龄上更快乐?(《为卡尔文疯狂》第44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的停顿也比较短甚至没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只在句末用问号。例如:
(1)你是走还是留?
(2)他是小王的哥哥还是弟弟?
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这时几个选择项构成一个句群。例如:
(1)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鲁迅《狂人日记》)
以上分别来自网络和报刊的解说也是我们平时教学中参照的标准。但对于选择问到底是判为选择问句还是选择问句群,其区分原则没能说清楚。《语文建设》上“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的说法太笼统,无异于说把选择问判为选择问句还是选择问句群,悉听尊便,这不免太自由了,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难道说只要使用者认为有必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的话就都可以用问号么?那样的话,不是把选择问句与选择问句群混为一谈了吗?这样的解说对语用实践作用不大,也很难让人有信心明确判别用例的对错。
三.学界争论不休也不明
关于选择问,学界也一直存在争议。 首先是标点上的争议。认为前一个分句当使用逗号,别误用为问号的有:黎锦熙、吕叔湘、朱德熙、王灿龙、丁声树、黄伯荣、廖序东等;认为前一个分句可用逗号,也可用问号的有:王鹤正、邵敬敏等。
其次是归属上的争议。同是承认各选择肢后均可使用问号,但应归入选择问句,还是归入选择问句群,有不同的意见和做法。主张归入选择问句的有:胡裕树、邵敬敏、冯春田、丁力等;主张归入选择句群的有:邢福义等;摇摆不定的有:俞光中、植田均等。
值得一提的是邢福义,他主张把选择问句和选择问句群区分开来。他的《汉语语法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