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分析:“抗震英雄”雷楚年的人格蜕变.docVIP

心理分析:“抗震英雄”雷楚年的人格蜕变.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心理分析:“抗震英雄”雷楚年的人格蜕变.doc

心理分析:“抗震英雄”雷楚年的人格蜕变 2014-11-04 14:44:17 归档在?我的博文?|?浏览 23375 次?|?评论 2 条 2008年汶川地震的“抗震英雄”雷楚年彻底被祛魅了,6年后,因“诈骗、伪造国家机关印章、伪造公司印章”,在法院接受审判。他被指控骗了21个人,金额是4630张“毛泽东”。 奇葩的是,他连女友都骗。这是“英雄”该干的事吗? 对于雷楚年的可耻下场,媒体、键盘英雄们照例又是一通“评论”——历史多么惊人地相似,变的不过是对雷英雄的“态度”而已。 至于当初那些把雷评为英雄的人、让他成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人、请他参加英模报告团作全国巡讲的人、让他成为北京奥云火炬手的人、和他在高大上场所亲切交谈的人……全都躲了起来,装作不认识,就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 很抱歉,和诸位“正能量”先生们不同,我是至今才知道雷楚年这个人。 在一场巨大的灾难中,“国家”是需要英雄的,就是没有,造也要造一个,否则无以把人们的心理能量,从“政府责任”转移、投注到“多难兴邦”那里。社会大众同样也需要英雄,否则在一场全民演出中,将缺少催情的关键人物而难以入戏。所以,有了雷英雄。甚至,一个名叫林浩的9岁小男孩也成了英雄。 林英雄所获得的“荣誉”和种种特权甚至超过了雷英雄。媒体披露说,2008年后,他就踏上了演艺之路,6年来,他一直片约不断,“现在几乎不上学了”。 我倒是认为,这样挺好的。在他的背后,一定有高人指点。事实上,从他配合“国家”和大众演出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要在阶层上“上位”,就已经注定要和演艺事业有缘,无论是在官场、商场、还是演艺圈——变成职业演员,不过是从当初的配角、非职业演出,变成现在的主角和职业演出罢了。 和林英雄背后能人的聪明不同,雷英雄之所以栽了,一个重大的原因,就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英雄既然只是一场戏的需要,那当这场戏结束,就必须利用既有资源进行高大上的“角色转移”。 对于“国家”来说,当戏已彻底结束,“英雄”的存在就属多余,他们应该被遗忘。而大众比国家在心理上更阴险,当戏结束以后,回归到日常生活,他们还需要把当初参与塑造的神给拉下来,找个机会一脚踩死——因为,因为戏结束后,他们和英雄已经有了社会觅食动物之间的心理竞争:凭什么你混得比我们好啊? 他们需要对英雄展开心理上的报复——当初热棒英雄时,他们已经进行了自我欺骗,戏结束后,自我欺骗在内心深处被感觉到,变成了自我憎恨。英雄需要为此埋单。 出来混,跟大众玩,迟早是要还的。 所以,我对大众热棒的各种明显通不过理性检验的英雄偶像,从来敬而远之,甚至厌恶。这并不仅仅是我清楚大众,以及导演、配合演出这场戏的英雄偶像们是什么心理。我还知道,这是一场心理上的骗局。 当然,雷英雄也进行了“角色转换”,只不过,不是像林英雄那样高大上地进军演艺圈,而是低小下地忽悠认识的人。他还强迫自己沉浸在“我是国家的人”、“我是抗震英雄”的那出戏的心理背景中,似乎也只能如此。 这就涉及到了心理分析的一个重大问题:从当初的英雄到现在的嫌犯,雷楚年同学在心理结构上,主要是人格上是如何蜕变的?他忽悠认识的人,包括女友,心理秘密又是什么? 我注意到了雷先生在法庭上对自己的一个辩护。他对检方指控的5项犯罪事实表示认罪,但对部分证言和证据提出了3点异议。其中他多次提到,他收人“打点费”找人办事,“后来才知道是假的,但也只有继续骗下去……” 我不想也没有能力干预司法审判,但我可以用人格和心理分析的尊严担保,请大家相信,他没有说谎。他的确在心理上认为(虽然是自我强迫和自我暗示),自己的“英雄”身份是有一点影响力的,并不是纯粹谋划行骗…… 我们来看一看他走到今天的心理过程吧。 6年前,“那一刻地动山摇”,在范跑跑老师“跑跑”的同时,在四川彭州,一个叫雷楚年的学生没有跑,而是“纵身一跃”,勇救7名同学。于是,他一举成名,感动中国。 勇救7名同学是英雄吗?是的。但我们尝试去懂一点点分析哲学的常识,不要忘了,说他是英雄,是对他的行为的道德描述、道德界定。而这种行为,非常可能就是来自人性本能,或许还有亲密关系这类情感上的道德压力。 OK,回到心理分析。 就是说,这种行为无疑是必须大力赞赏的美德,但是,从心理动力上说,它并不一定就是来自人格上的崇高……不是人性复杂(最好不要找这样无知、空洞的借口,真的),而是人的行为的心理动力很复杂。 再说一下:我们说一个人是英雄,说他是好人,逻辑上,首先只是对他的行为的道德描述,道德界定,这种行为很可能是和他的人格一致的,从而,我们说他是英雄、好人,等同于是对他人格的描述和界定。但也很可能他的行为和人格是分离的。一个残忍的人渣,在某种心理妄想中,一样可以跑到起火的房子里去救人。请问,这个时候,我们该说他是人渣还是英雄,或者同时是人渣和英雄? 所以,以为一个人在某种行为上是英雄、好人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