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复习课件.pptVIP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佛山市中大附中三水实验中学高三历史第2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和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复习课件.ppt

9.右面这部书所反映的社会局面实 质上是 ( ) A.黄河流域封建政权的频繁更替 B.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C.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 D.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权力的斗争 解析 图片是《五代十国图》封面,当时是分裂割据的社会局面。结合时代特征回答。 C 10.宋太祖赵匡胤“惩藩镇之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城,立更戍法,使(士兵)往来道路,以习勤苦,均劳逸。故将不得专其兵,兵不至于骄堕”。 对这种办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可收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效果 B.免去将官专权的威胁 C.对作战十分有利 D.神宗即位知其弊,才废除了这种办法 解析 更戍法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但对作战十分不利,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军队的战斗力,后来王安石变法推行将兵法取而代之。 C 11.大明永乐帝虽有洪武帝一样独揽大权的雄才伟略,但一次又一次的御驾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对明朝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不是权力分化的结果 B.内阁不过是皇帝旨意的拟稿人执行皇帝命令 C.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D.其批红是否被采纳最终取决于皇帝的票拟 解析 明朝的内阁是皇帝旨意的执行人,是由皇帝任命的,所谓的阁员,不过是皇帝旨意的拟稿人而已,执行的是皇帝的命令。明代的内阁制度不是权力分化的结果,而是皇权专制的产物。与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的内阁是由议会选举而形成的,执行的是议会的决议,代表议会、代表国家元首行使国家行政权,受到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制约,是三权分立的产物。D的表述错在把“票拟”和“批红”理解反了。 答案 D 12.三希堂,位于故宫博物馆养心殿的西暖阁,是清高宗弘历即乾隆帝的书房,也是其作为养心殿主人留下的最明显的标志。“三希堂”有一幅对联:堂为天下奉一人,惟以一人治天下。其中的如虹气势以及威武不言自明。从封建时代皇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角度看,下列机构或官职的设置最能体现该对联寓意的是 ( ) A.“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 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 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B.“正二品,掌典领百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从二品,掌统理六官,为令之贰,令阙则总 省事,劾御史纠不当者” C.原为承命拟旨,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其它人员不得靠近,皇帝与之议事时无关人员不得在旁。宫内人路过时,都是快步走过 D.巡行郡县,以“六条”问事。“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 解析 对联反映了封建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A为宋 初在州郡所设通判的职权,反映的是中央对地方的 控制;B是指唐朝的尚书省中的尚书令,其下辖六 部,负责执行;C描述的是军机处和军机大臣的情 况,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 志; D是西汉武帝所设刺史,对地方政事,实无所 不包。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 材料二 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一关键。据司马光说:“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 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 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明太祖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唐太宗对丞相的态度是怎样的?为 此设置了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6分) (2)据材料二分析,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 宋代是一关键”?(4分) (3)元代实行怎样的政治运行机制?据此并结合材 料,说明明朝废除丞相的原因和措施。(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主要影响。 (4分) 解析 第(1)(2)问结合所学知识;第(3)问联系元朝的政治制度以及明朝加强皇权的目的进行回答;第(4)问注意围绕君权和相权的矛盾发展来分析,从而得出其基本趋势和主要影响。 答案 (1)态度:设宰相筹划大事,以弥补君主的不足。政治运行机制: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同时相权三分,有利于加强皇权。 (2)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掉了宰相的用人权和司法权。 (3)元朝实行中书省一省制,中书省长官就是宰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辅助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