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二语文《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课件.ppt
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被苏轼誉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秦观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余为: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秦观是北宋后期著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风调凄迷幽婉,清丽典雅,音律谐美,情韵兼胜。代表作有《鹊桥仙》等。 故宫藏图 北宋后期,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新旧两党争斗激烈,由政见的不合而发展为意气用事,甚至出于一己私利,而互相倾轧,党同伐异。元祐间新党重新执政,苏轼因为旧党而坐罪,秦观受牵连同遭贬谪,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接二连三的贬官,理想破灭,前途渺茫,万分哀怨,悲愤交加,他到郴州后写下了这首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谪居之凄苦与幽怨,成为词坛的千古绝唱之一。 浓雾淡月两朦胧, 楼台津渡互迷离, 极目远望,桃源仙境在哪里? 孤寂客馆,料峭春寒怎忍受? 杜鹃哀啼鸣不停, 斜阳无声渐西沉…… 译句: 驿站寄来梅花, 鱼雁传送书信, 恨墙堆砌离愁别绪重重又叠叠 , 郴江呵,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 为何竟向潇湘水流去? 译句: 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贬谪郴州时在旅店所写。词中抒写了作者流徙僻远之地的凄苦失望之情?和思念家乡的怅惘之情。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描写了词人谪居郴州登高怅望时的所见和谪居的环境,但景中有情,表现了他苦闷迷惘、孤独寂寞的情怀。 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他谪居生活中的无限哀愁。偶尔也情中带景。 自读感知: 1、找出主要意象和关键动词和形容词。 主要意象: 雾、楼台、月、津渡、桃源、杜鹃、斜阳、驿、梅花、尺素、郴江、郴山。 关键动词和形容词: 失、迷、望、寻、闭、寄、传、砌 词的上阕中哪些景色是实写?哪些是虚写?词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楼台 津渡 桃源 虚 孤馆 斜阳 实 由此看,词的上片除了借景抒情,还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 “雾”、“月” 除了可以理解为实景外,还可以指什么? 本身的虚无缥缈,可喻指不可克服的现实阻碍。 “失”“迷”的用法及其表现作用: 使动用法:使…失;使…迷。 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楼台”“津渡”喻指什么? 心中的理想与希望,胸中的抱负与出路。 桃源(注释) 理想的寄托,心中的乐土,作者苦苦追寻,多方探寻。却是“望断无寻处”。 “望断”写出了词人怎样的情态和心情? “望穿秋水,无处可觅”,“为伊寻得人憔悴,桃源乐土无处觅”,词人寻觅理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此三句描绘了夜雾凄迷、月色朦胧的画面,营造出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境界。此三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对仗,用典,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两句是如何从正面写词人羁旅郴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的? 王国维评价这两句词说:“少游词境最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为凄厉矣。” 少游以羁旅之身,所居住的是寂寞孤馆,所感受的是料峭春寒,所听到的是杜鹃啼血,所见到的是日暮斜阳,此情此境,只能以“可堪”道之。“可堪”者,岂堪也,词人在这重重凄厉的氛围中,又怎能忍受得了呢? (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连用两则友人投寄书信的典故,极写思乡怀旧之情。“驿寄梅花”,见于《荆州记》记载;“鱼传尺素”,是用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意,意指书信往来。少游是贬谪之人,北归无望,亲友们的来书和馈赠,自然可以给他带来几分慰藉,但客观上却又增加了他的别恨离愁。因此,书信和馈赠越多,离恨也积聚得越多,无数“梅花”和“尺素”,仿佛堆砌成了“无重数”的恨。 想象一下,尺素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 有朋友和亲人的来信应该让游子倍感宽慰,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按理应该欣喜。但身为贬谪之人,北归无望,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每一封裹寄着亲友安慰的书信,触动的总是词人那根敏感的心弦,奏响的是对往昔生活的追忆和痛省今时困苦处境的一曲曲凄伤哀婉的歌。每一封信来,词人就历经一次心灵挣扎的历程,正是“梅花尺素无重数,此恨绵绵无绝期”! (4)体会“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中“砌”字的妙处。 “砌”有“堆叠”之意。有这一“砌”字,那一封封书信,一束束梅花,如砖石垒墙般“砌”起一道高高的,无法逾越的“恨”墙,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 这种写法,不仅把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形象化,而且也可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沉重坚实而又无法消解。 这三句是极写远谪之恨。 (5)怎样理解“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响水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练习课件.ppt
-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一历史《两级世界的形成》课件.ppt
-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一历史第10课《鸦片战争》.ppt
-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ppt
-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一历史第17课《解放战争》.ppt
- 江苏省如东县马塘中学高一历史第五单元综合课件.ppt
-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第七章 7.10《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课件.ppt
-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第七章 7.1《追寻守恒量——能量》7.2《功》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第七章 7.3《功率》课件(人教版必修2).ppt
- 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物理第七章 7.4《重力势能》课件.ppt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历史的巨响 奋进的力量: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热点速递“内容简介+素材集锦+时评+作文链接+范文”.docx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文综试卷(解析版).doc
- 吉林省2016年度中考政 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吉林省2016年中考政治试卷及答案【word版】.doc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 吉林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doc
- 竞聘技校数学老师演讲.docx
- 2016年吉林省中考政治试题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