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吸附脱硫研究进展(排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油吸附脱硫研究进展 王 慧 (湖南长岭石化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综述了汽油吸附脱硫的机理,并指出其相对于其他脱硫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不损失汽油辛烷值适合汽油深度脱硫的优势,重点介绍了汽油脱硫吸附剂的研究情况。 关键词:汽油 脱硫 吸附剂 面对日益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环保法规日趋严格,为了减少汽车有害尾气排放量,油品升级迫在眉睫,汽油中硫含量要求达到10μg/g以下。目前,世界上进行催化汽油中硫含量的有效脱除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工艺技术和吸附脱硫工艺技术。虽然加氢工艺可有效脱除无机硫和简单的有机硫化合物,但对于稠环噻吩类含硫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脱除比较困难,且要求高温高压和氢环境,及采用贵金属催化剂,这使脱硫的经济成本增加 ,且在加氢过程中会使汽油的辛烷值下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新的、经济可行的汽油深度脱硫方法。 1 汽油吸附脱硫机理及优势 根据吸附的作用机理不同,可以分为化学吸附脱硫和物理吸附脱硫两种 化学吸附脱硫是通过吸附剂与有机硫之间的化学反应,把硫转化为硫化物,固定在吸附剂上,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物理吸附脱硫是基于吸附剂表面或其表面的活性组分将含硫化合物吸附在吸附剂上,吸附剂再通过脱附剂清洗或吹扫进行再生。 目前,较成熟的技术主要是由 Black Veatch Pritchard Inc 与 Alcoa Industrial Chemicals 联合开发的 IRVAD 技术[1]和 Phillips 石油公司的 S-Zorb 吸附脱硫技术(SRT) [2-3]前者是基于物理作用从烃类中脱除含硫或其它杂原子化合物 后者是采用以ZnO和NiO 作主要活性组分的双金属氧化物吸附剂,在临氢状态下的化学吸附脱硫技术。 吸附脱硫优势:汽油吸附脱硫技术基于吸附转化作用原理,对不同硫化合物脱除与加氢过程有本质的区别,脱除的硫直接固定在吸附剂上,使汽油中的硫得到有效脱除,且辛烷值损失小,较易得到低硫汽油产品;在加氢过程中很难脱除的含硫化合物,使用吸附脱硫技术可以容易地被脱除,由于反应产物中没有H2S生成,并且缓和的加氢条件及非加氢类的吸附剂避免了H2S与烯烃反应生成硫醇,氢耗小[4]。 2 脱硫吸附剂 吸附脱硫的关键在于吸附剂的选择和制备,目前分子筛、活性炭、金属氧化物和复合金属氧化物、粘土等都被作为吸附剂用于油品脱硫。由于芳烃和硫化物极性相似,会产生竞争吸附,所以一般吸附剂都经过改性后再用于吸附 吸附剂改性的原则是增加活性中心,除有活性之外,还要有合适的孔大小和孔分布,同时要控制好酸性[5]。 2.1 活性炭类吸附剂 活性炭作为一种固体吸附剂,其表面积较大,孔道结构丰富,而且能够负载其它活性成分,在吸附过程中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高,而且价格低廉,资源丰富,在吸附脱硫方面研究较多[6]。 Wang 等[7]合成了CuCl/AC、PdCl2/AC 和 Pd/AC,用之做吸附剂 在吸附过程中活性炭和其支持的π络合吸附剂之间有着明显的协同效应。PdCl2 的选择性好于CuCl 和 Pd0,和分子轨道的结果相符,并且 PdCl2/AC 的吸附容量较高。 叶敬东等[8]以活性炭为载体,将 Na、Cu等元素的水溶性化合物经分浸或共浸负载到活性炭上,然后经室温干燥和 300℃下活化制备出活性炭精脱硫剂。该脱硫剂具有较高的硫容, 能同时脱除H2 S、CS2、硫醇、 硫醚、 噻吩等化合物, 尤其适用于精脱硫醇、硫醚,其脱除精度 0.05μg/g。 张金昌等[9]对负载非贵金属硝酸盐活性组分的活性炭的脱硫性能进行了考查。研究发现,经氮气/水蒸气混合气处理后的活性炭载体的脱硫性能明显强于未处理的脱硫剂,增加其中活性组分的含量,吸附剂的穿透硫容随之增加;随着吸附温度的不断提高,活性炭的穿透硫容也增加,在60℃时达到最大,随后明显降低,压力对脱硫剂的硫容基本无影响。 Wismann[10]等研究了轻质油品的直接脱硫方法,采用比表面积为 500~ 2000 m2/g,孔径为 10~100(的活性炭材料,以低温循环吸附的方式进行脱硫,吸附剂经过抽提、干燥等再生步骤循环利用。 2.2 分子筛类吸附剂 King等[11]利用 Cu2+交换的Y分子筛对硫含量小于30ug/g 的汽油进行的吸附试验,结果发现在有第二离子Na+或H+存在的条件下,150℃时的脱硫效果比低温时好。吸附后汽油硫含量可达3 ug/g以下,且CuHY 分子筛表现出更好的脱硫效果, 表明酸位H+的存在对脱硫过程起到了作用,使含硫分子易于反应。 孙杰等[12]主要研究了13X 分子筛表面负载不同过渡金属离子(Cu2+、Zn2+、 Ni2+、Ag+) 由于Ag+电子构型为 4d105s0,易于给出和接受电子,能与噻吩类硫化物形成比较稳定的 络合物,而且Ag+可以完全离子交换,因此

文档评论(0)

jccyyx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