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散:围绕写作的内容,多方面思考,围绕作文题目,思维快速发散,选择可供写作的点,并在稿纸上顺手写下若干提示语。 应注意社会的热点、重点问题,开启自己的思维。 选择自己最熟悉和最容易写好的内容来写。 聚合:拟定写作思路或提纲 例如:“发散思维”—— “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对美好自然景物的书写与赞美,或反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同学、家长、友人、路人、陌生人、他人,等)”; “人生中的不同遭遇(成功、失败、挫折、机遇、挑战、误会、情感变化,等)”; “人的情感”(误会、理解(不理解)、善良、天真、亲情、友情,爱心、等); 可以写历史、现实、将来; 也可以走进名著; ...... 拟写题目—— 面对蔚蓝的大海 面对李白 面对屈原 面对2100年的地球 面对人类的野蛮 面对失学儿童 面对未成年人的读物 面对未成年人的的环境 面对水资源日趋短缺 面对(老人)弥留的目光 面对社会的弱势群体 面对陌生人 面对讥笑的目光 面对父亲疲乏的脚步 面对名著的作者或书中人物(如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曹雪芹、诸葛亮、孙悟空等) 面对母亲诧异的神情 面对那双明亮的大眼睛(救助失学儿童的那张著名的公益广告) 面对见义勇为英雄的鲜血 面对残疾人艺术团的演出(向往希望,与命运抗争) 面对沙尘暴 、禽流感 (三)带有“提示性”材料的话题作文的审题 话题作文所提供的提示语(材料)围绕“话题”展开,为“话题”提示了写作的范围,往往材料的指向、命题者的意图也隐含其中。 提示语(材料)往往提供了写作的话题(呼唤)和范围,但没有确定统一的写作中心(主旨)。 例题(04年南京中考题)母亲的一声呼唤,荡漾着爱的涟漪;朋友的一声呼唤,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地球呼唤我们警醒,时代呼唤我们前行。呼唤是提醒,是关注,是引领。呼唤来自思考,呼唤源于真情。呼唤责任,呼唤坚强,呼唤燕子归来,呼唤童心不泯……生活中,多少美好的感情凝聚成一声呼唤,又有多少遗憾期待着一声呼唤。我们经常感受到对方的呼唤,也曾由衷地发出过呼唤。 请以“呼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 【要求】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 审题一般步骤 1、审提示语:明确写作的范围,材料的指向、和命题者的意图。 2、审话题:明确话题是写作的由头,发端;而不是写作的题目和中心。一般讲,不能直接用话题作为题目。 3、审要求:看清楚对写作有哪些限制。不能不受限制地任意写作。 4、审省略号:省略号表示所提示的内容没有穷尽。自己还可以添加内容。 1、审提示语:明确写作的范围,材料的指向、命题者的意图。 凡是值得我们发出呼唤或接受呼唤的内容都可以写 规定了所写的内容必须与“呼唤”有关,必须体现“呼唤”; 写作的中心必须是正面的。 我们可以直接从提示语中选择某一方面来写;也可以自己确定写作的内容和中心。 2、审话题:明确话题“呼唤”是写作的由头,发端;而不是写作的题目和中心。一般讲,不要直接用话题作为题目。 如拟题: 《葱香的呼唤》 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彩线穿珠——以家乡的“小葱”为主线) 《老人与海峡》 对海峡两岸统一,期盼祖国回归的呼唤。(见微知著) 《布鞋人生的呼唤》 上学——上大学——当副市长——刑满释放(反向落笔,正向立意) 《妈——》 对弃家而去的母亲的呼唤 《“宝宝,别怕”》谈母亲在自己成长的几个阶段的“爱”。 3、审要求:看清楚对写作有哪些限制。不能不受限制地任意写作。 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600字。 * * 作文教学与复习的 几点建议 2007年3月29日 一、各种命题形式的作文、各种文体写作都要训练。切忌猜题押宝。 二、要教育学生关心生活(学校、家庭、社会),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1)议论文材料的积累 利用早自习或语文课五分钟“讲演”时间,围绕一道作文题目,由同学做好准备。讲文章的思路(写作提纲),讲所用的具体的典型事例和名人名言。这些或事先写在黑板上,或采用投影的方式,让学生积累。 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点评,对提纲进行指正,对论据进行指正或补充。 (2)记叙文写作与积累 建议经常进行如下训练:设计题目,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学生片段写作练习。如,围绕一道题目,进行不同要求的开头与结尾的写作,并写出文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