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异化的现代价值 一、异化和劳动异化的内涵 二、劳动异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三、异化理论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及价值 四、和谐的追求—作为双刃剑的技术与人的发展,张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异化的概念 异化指人的物质、精神活动及其产生物,变成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甚至支配统治人本身,因而出现了人原来具有的人性和人的本质被压抑、扭曲,甚至被否定的情况。 劳动异化的概念 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又是以劳动异化为重要概念、主要内容和显著特征的。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概念是其中心之点。马克思用劳动异化的概念来描述劳动走到了劳动者的反面,变成了奴役劳动者的东西。 马克思劳动异化的内容 第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第二、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第三、从人的本质看,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第四、从人际关系上看,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异化劳动的表现形式 人同劳动产品相异化 工人生产出了汽车,但是汽车是给有钱制造的,工人买不起,有钱人开着汽车,产生了噪音,废气,污染了环境,给工人带来了痛苦。更有甚者,有钱人开车撞人,撞得是买不起车的工人。。。。 手机 电脑 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无法自拔。 类本质的异化 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到“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并认为异化劳动导致的后果之一:“ 人的类本质———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变成维持他的个人生存的手段。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样使在他之外的自然界,使他的精神本质,他的人的本质同人相异化。”然而,现实生活却是使人异化的生活———被政治权势和金钱利益扭曲了的人性。 异化了人性 刘震云的《官场小说》中,外在的、异己的力量一直在异化人的真实、淳朴、单纯、美好、可爱的人性,蚕食着人的本质,人已成为被异己力量奴役的对象。人物的命运是无奈、卑微、受制、沉重的。人任何的反抗都以失败而告终,人对生活只有一种态度就是接受,人对生活只有一种方式就是屈服。 通讯工具导致人与人异化 QQ、MSN、手机。。。 新式通讯工具的存在,在拉近人与人的时空距离的同时,却疏远了人与人的心灵距离,使得人们轻易地、方便地、快捷地撒谎,导致人们离真实的自我、诚实的本性越来越远。 电影《手机》 电影以手机作为解释主题———真实与谎言的关系的关键。一方面,手机改变人们的说话方式,如《手机》讲到“ ?对啊?行?噢?啊?嗨?听见了。”竟然代表的是“ 你开会呢吧?对。说话不太方便吧?啊。那我说你听。行。我想你了。噢。你想我了吗?听见了吗?” 小小的手机却创造出了一个广阔的谎言世界。电影中费墨的一席话算是对撒谎者的呵斥:“ 你们在手机里说了多少废话和假话?汉语本来是简洁的,现在人人言不由衷。 其他异化 马克思异化理论不仅包括劳动异化,还包括经济异化、政治异化、教育异化等等。 当今时代,教育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现代社会而言,接受好的教育直接关系到人的生活幸福,由此,现代人对教育寄予越来越多的企求;但在这种无尽的企求中,教育却越感力不从心,它越来越走向自己的反面,产生新的异化。这些新的异化使教育日益远离它的原初本质,丧失其生命解放力。 小学生书包负担 从当今的教育来看,知识不但没有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和解放,相反,却成为统治学生发展的权威 。 异化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剖析可以看出,异化劳动虽然不是马克思成熟时期的理论,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马克思以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我们应该吸取什么呢? 异化理论的现代价值 正确对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剥削和异化现象。 不能把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异化现象普遍化。 树立科学发展观,克服经济发展的短浅眼光。 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和人与自然和谐哲学思想的创立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是: (1)自然界是社会历史生成的前提。 (2)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人及其社会。 (3)现实意义的世界乃是人化自然,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而诞生的实践世界。实践世界不可等同于人与自然界的简单相加,其特点也绝非人和自然特征的约同,而是在两者相互关系中生成的整体性和一体化。 (4)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是实践意义上的世界。这种实践主要源自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它的实现在现实社会中必须凭借一定的社会形式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 结论 一、借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异化理论,张扬人类批判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二、对于我们发展现代化和市场经济无不具有警示价值。 三、张扬人的主体性,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