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种迁徙、语言演变与农业起源的思考
--------------------------------------------------------------------------------
作者:游修龄 (中国经济史论坛于2004-4-13 1:00:59发布) 阅读1137次
摘 要:农业起源研究通常都根据考古出土的遗址年代和实物遗存,进行不断追溯,目前已追溯到距今万年之前。本文试以最近有关微卫星标记,测试中国人种和印第安人、澳大利亚人、新几内亚人、高加索人等与北洲群体样本对照所得结果绘制的种系发育树模式,从人种迁徙的角度,结合考古发现,追溯我国原始农耕人的来源,及南北农业如何起源和交流。并从PCDX 基因使人类有可能产生语言的角度,推论农业基本词汇的产生和语言演变的关系作为旁证,加以综合阐述。
关键词:原始农业 微卫星标记 PCDX 基因
迄今为止,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农业遗址,以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为最早,距今8000~7000年,接着的仰韶文化遗址分布范围最大,距今6000年。此后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都在距今6000~4000之间。这些遗址出土的代表性谷物是黍和粟,也有少数的稻谷,但时间偏晚。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为最早,距今8000年,其次是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及肖山湘湖跨湖桥遗址,距今约8000~7000年。长江流域以南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累积已达130余处,代表性的谷物遗存是稻谷。此外,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稻谷遗存,其年代距今9000~8000年,但在江西的仙人洞遗址和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还出土有距今12000年以上的稻谷,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也有类似早的稻谷出土。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为什么已知的早期原始农业遗址的年代总是南方早于北方?是否更早的时候,即原始农业之前的采集狩猎时期,北方人是从南方迁去的?如果说是,则南方又从何而来?人种迁徙和语言起源演变的最近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从世界农业起源的视角进行重新的思考。
一、中国人种来源的新见解
据《自然》(NATURE) 杂志的报道[1] ,褚嘉佑等13人研究中国各民族的源流关系及与世界各民族的进化关系,用15~30 个微卫星标记,测试中国18个省市28个样本(內4个为汉族,24个为少数民族群落)的遗传变异检验[2] ;并以同样一套微卫星标记,测试4个东亚、2个印第安人、1个澳大利亚人、1个新几内亚人、4个高加索人、3个北美洲群体样本作对照,又按结果绘制了种系发育树模式。这个系统发育树的树根把非洲与不是非洲的种群分开来,所有东亚种群相互聚合在一个类群,与它们最近的遗传种群是印第安人,然后是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人。
东亚种群中,南方种群(S)有三个类群:S1,S2,S3;北方种群(N)两个类群:N1,N2。根据这个模式,S1与S2的遗传关系最密切,S1,S2与S3的遗传关系次之;S1,S2,S3与N1,N2的关系又次之;与S1,S2,S3及N1,N2都有关系的是印第安人(30000--15000年前,表明印第安人是由东亚种群迁徙过去的),至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人则是早于东亚种群即迁往澳大利亚和新几点内亚的,故与东亚种群的关系较远(图1)。
图1 4个汉族和18个少数民族群落的抽样微卫星标记所建的种系发育树(局部)
南方组(S)3支,北方组(N)2支。据褚嘉佑等,1998
褚嘉佑及其合作者们的结论是:起源于非洲的的现代人类,组成了现代东亚人的基因库的绝大多数。根据这个研究结果,现代人的祖先约在距今50000~40000年前开始走出东非大峡谷,向东和向西迁徙。其往东的迁徙路线可能是先到中东,再经现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到中国南方,到达南方的这些迁徙人群,一部分停留下来,另一部分继续向北方迁徙。由于他们彼此隔离了很长的时间,所以南北人群在遺傳上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北方人群比较单一,南方人群比较复杂,便是人种自南向北迁徙而不是自北向南迁徙的证据。
最近对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墓葬中完整的颅骨测量,并进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贾湖遗址的颅骨特征与长江以南的新石器时代的颅骨特征,共17组,具有明显差异,分属北部和南部两大地区类型[3] 。北部类型包括11组,南部类型有5 组,另一个外贝加尔组为孤立的组(图2)。
图2 贾湖人颅骨的聚类分析树状图
说 明:图2 中的数字代号如下:1,贾湖组;2,庙底沟组;3,下王岗组;4,大汶口组;5,西夏侯组;6,野店组;7,甑皮岩组;8,河姆渡组;9,昙石山组;10,河宕组;11,大龙潭组;12,半坡组;13,华县组;14,宝鸡组;15,庙子沟组;16,永登组;17,外贝加尔湖组。
贾湖人的种族特征明显属于亚洲北部的蒙古人种类型(包括北亚和东北亚类型)特征,与同时代同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财务报销制度及报销流程.docx VIP
- 湖南省2025届高三九校联盟第一次联考 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docx VIP
- 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超星尔雅学习通答案100分最新版.doc VIP
- Panasonic松下SL-SX510 使用说明书.PDF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2016年房产新政最新消息最新购房契税政策标准.doc VIP
- 2025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所(江西中医药健康产业研究院)招聘事业编制人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分类训练.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