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doc

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作者:本报记者 李苑 《光明日报》( 2015年01月13日?11版) 《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毕飞宇、张莉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有人问我,在写作之余,你最爱做的事情是什么?我回答说,对话。” ——毕飞宇 ????2015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毕飞宇带来了新书,他与学者张莉的访谈对话录《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以及九卷本的小说集《毕飞宇文集》。介绍语里,这本新书被描述为“关于作家本人生活及创作的口述史”。 ? ????在书的第一部分,毕飞宇给张莉讲他小时候打弹弓把别人家玻璃打碎,讲他因为数学不好高考两次都没考中,讲他在扬州师范大学读书,去杂志社,后来到南京大学做特聘教授。 ? ????我问毕飞宇,这是你的成长史?他说不是,去年出版的那本《苏北少年“堂吉诃德”》,已经讲了他成长的经历。这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梳理他小说家生涯的精神成长轨迹。 ? 谈这本书:为什么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 ????问:这本书的名字很特别,其中有什么暗喻吗? ? ????毕飞宇:这个话其实是有一个对象的,就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外部特征,就是含蓄。它的表现就是,很多事情我们心里非常明白,但嘴上不愿意说出来。 ? ????我不知道真理是什么,但是我坚信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真理的问题。在局部的时间和空间里,我觉得所谓的真话,就接近于真理。作为一个写作的人,我一直告诉自己,所谓真话,不说出来就等于撒谎;所谓真相,不说出来也等于撒谎。 ? ????所以我和张莉女士在聊天的时候,关于这个问题谈得特别多。最后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在这个特定的文化处境下,我们要勇敢地打开牙齿,让生动的舌头做它本来应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找到了一句话,就是“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如果你内心的活动变成语言,跑到牙齿的外面来了,我们说它是接近真理的。如果它永远被上门牙和下门牙咬在里头,那我只能说是你的错误。这就是我的解释。 ? ????问:这么说您是一个坦诚的作家? ? ????毕飞宇:我不了解别的作家,但是我一点都不神秘,相反,我渴望简单。是的,一个以写小说为生的人,他的工作就是打开他自己。作家有可能神秘吗?有,要么写不出来了,要么从来都没有写过真正的文学。 ? ????这本书涉及我的阅读,我对文学的理解,我重要的作品,我创作的思路,都用对话的形式直接呈现。我很享受与张莉女士之间的坦诚,我们的对话当然不是学术性的,普通读者也很容易读。但它有学术的自我要求,那就是讲史实、讲依据、有逻辑。 ? 谈与读者的关系:“千万别瞒着蚊子睡觉” ? ????问:您认为作家和评论家是什么关系? ? ????毕飞宇:作家和评论家可以互相照亮对方。在我从小长大的村里,芝麻是很常见的东西。芝麻本身是不香的,但把它撒在地上晒一天,再用石碾子碾过,整个场地、巷口,就会洋溢着神奇的芬芳。我们每个人都像芝麻,需要一个有很好学养、很好发现力、很好阅读量的人,有耐性地通读你的作品,就像一个碾子碾压而过。之后,你不仅能发现别人,也能发现自己。 ? ????说起这个,我必须要感谢李敬泽,他是我的心灵按摩师。我之前的小说《玉米》《玉秀》《玉秧》是三部曲。但《玉秧》写出来后,批评界就一直说不如前两部好。有一天在一个会议上,又有人批评,李敬泽就笑眯眯地跟对方说:“你们还让不让人家活了。人家写《玉米》你们说好,写《玉秀》你们说好。写了《玉秧》,你们就只说不好。” ? ????那时我心里一下子很温暖,并不是说他帮《玉秧》做了辩解,而是他的话让我的心态有了改变。一个作家的作品写出来没有达到预期怎么了?谁规定每一部作品都要比以前的好?这件事对我整个写作生涯都有帮助。 ? ????问:作家和普通读者是什么关系? ? ????毕飞宇:这让我想起我爸曾经对我说过的一句话。我小时候住在农村,村里有很多蚊子。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轻手轻脚地上床,以为这样可以瞒过蚊子。直到有一天,我爸对我说:“千万别瞒着蚊子睡觉”。这个比喻很精妙,你作品中的每一个心思、隐喻、细节,最终都将被读者发现。 ? ????我也是读者。有时候夜深人静,我会读十几页《红楼梦》,边读边替曹雪芹高兴,他真幸运啊,怎么就遇见毕飞宇了。我这不是夸自己,而是说他的心思我明白。我也是写作的人,也许几十年后,时光无情地把我们踹入一个无底洞;但也有可能几十年后的一个深夜,有个读者,因为我们的字句流泪。每当这时候,你就会相信,文字间真的有灵魂存在。 ? ????张莉认为,对话中让她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是毕飞宇回顾他的阅读史。“他谈话时,会一个作家、一本书、一个小说、一个细节,最后到一个段落这么去讲,信息非常密集,见解很独到。比如说起《聊斋志异》,他会评价说:‘《促织》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这也许是我读过的最短的一个短篇,大概只有六七百字,可是,

文档评论(0)

docin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