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龙岩市高三语文学科会.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0题A项,主要与文章第一段的第二句(作者观点句)对照。 选项中“纯自然的美是不存在的”与原文中“是‘美’就不‘自然’,只是‘自然’就还没有成为‘美’”意思相同,所以符合作者观点。 * * 2010年龙岩市高三语文学科会 《徐金华名师工作室》专题讲座 现代文阅读方法的 选择和运用 连城一中 吴 健 △当你状态不佳时,你用什么方法少丢分? △当你分数不高时,你用什么方法多得分? 巴班斯基说:“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很多方面取决于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最优结合的技能、技巧如何。” 阅读目的决定阅读方法。下面结合2010年省质检现代文阅读,分考场、考后及选择题三个方面具体说明阅读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一、考场阅读方法 阅读目的决定阅读方法。考场阅读为分数,考查学生优秀程度,考后阅读为能力,提高学生应试水平;前者讲究准确、快速、高分,后者重视揣摩、迁移、得法。 考场阅读可选用下面规范的阅读步骤和次序。 1.品读标题,记住标题 标题意识:看到标题时要稍微停顿一下,想一想,猜一猜,问一问,可能比喻、象征、暗示、歌咏什么。 2.通读正文,整体感知 主题意识:通读全文一遍,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大意主旨,把握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并边读边圈点表示感悟想象、议论抒情、主见预见、评价判断等语句,弄清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批判什么等。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语句常常是设题点和答案点。如: 第14题答案用语:“惊羡佩服、飘然而去、不与人对弈”等。 第15题答案用语:“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从旁支招”等。 3.审读问题,明确方向 问题意识:认真研读题干,揣摩题眼,推敲题面,准确理解答题方向,积极寻找答题角度,为再读文章,解答问题作准备。 现代文阅读的问题和答案都出自四个方面:①结构位置、②思想内容、③情感态度、④语言特点。思考时要注意方向明确,分点标准,答案全面,不重复不遗漏。 第14题,小说结尾说孔老是“异人”,在寇克看来,孔老“异”在何处? 答:①孔老擅于点拨,长于指导,令人惊羡佩服;②孔老不留姓名,淡泊名利,飘然若仙;③孔老不肯对弈,闭门谢客,行事之风异于常人。 题干的结构位置在“小说结尾”,考查文章的思想内容,要结合全文,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参考答案从能力、性格、为人三个方面回答。 另外,审读问题时还要注意题与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也是解题的小窍门。如第15题可从第13题D项的错误中得到暗示,从E项的正确内容得到提示。 4.再读全文,回答问题 答题意识。这是解题过程中的为问而读,重在检索、筛选、判断。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读,而是带着问题阅读,结合整体感知分层分点,界定答题区间;也不是平均用力,而是文题对照,提炼答案,组织文字表述,并加以确认和完善。 重要内容是:⑴找好观点句、分层句、过渡句等重要信息,提取关键词语;⑵梳理作者思路,概括作者感受,提升认识高度;⑶语句清楚简洁,符合格式,善用专业术语。 第15题,孔老输棋后“静卧繁思”,进而“大彻大悟”,他悟到些什么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⑴下棋方面:①自己实战经验不足,支招帮助别人可以;②自己并不是真正的高手,下场应战并不高明。⑵为人处世方面:①棋事亦如人事,人生至晚年,摆脱官场纠葛,修心养性最为重要;②要有自知之明,坚持“观而不弈”的原则,把观棋当成是修心养性的乐事,力避争强斗胜,这才是“无胜无败,无喜无怒”的棋仙的境界。 答案中的“高手、支招、观而不弈、无胜无败、无喜无怒、棋仙”等关键词语可直接从文中提取。 “实战经验不足、并不是真正的高手、下场应战并不高明、摆脱官场纠葛、力避争强斗胜”等表示感受与认识的词语,可联系文中“忽然大彻大悟,心明如镜”等相关情节概括。 “棋事亦如人事、修心养性、自知之明、境界”等专业术语就要学生有接触,并能在知人论世时灵活运用。 再如: 第12题,根据文意,请概述美感是怎样产生的。 答:不带占有欲地把欣赏对象加以艺术化,美感就产生了。 这题虽是论述类问答题,却是提取关键词的典型。只要找准过渡句、观点句“美的欣赏也是如此,它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和“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带占有欲”,答案就有了。而且第11题B项的错误,也对第12题有一种暗示。

文档评论(0)

xx886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