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目标 .1、学会并理解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大自然的文字,懂得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4、让学生感受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将文章写通俗浅显,生动有趣。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就是一本书,那里面有许多奇妙的文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去解读这些文字吧。齐读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刚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朗读,你发现哪些词语需要给大家提醒一下?指名说,带大家读。老师也特别强调几个词,出示:铁砧 贝壳 花岗石 青苔 耸立 预兆 谁能说一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 星星 云 石灰石 花岗石 (1)?? 星星写成的天书。 出示: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星星组成的星座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2)古代的水手们不会迷失方向,他们认识星星写成的天书。 读一读你划出的句子。 水手们为什么能解读这些文字呢? 没有生活的阅历,缺少经验的人,是无法解读这本星星写成的“天书”的。 (3)你认识北极星吗? 出示星空图,认识小熊星座与北极星。 (4)由此可以看出,星星就是大自然的文字,认识这些文字,可以帮助我们—— ( 辨别方向 ) (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飞机应该远离它。 (2)砧状云是什么样子? ( 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 铁砧:铁砧是打铁是用来垫在下面的一个铁块。 (3) 瞧,这就是可怕的砧状云。为什么飞机在里面飞行会毁掉呢?(里面隐藏着雷雨) 可见,从天上的云我们可以——(了解气象)。 学到这,你想对神奇的天书说些什么? ( 大自然真神奇!小小的一颗星,一片云,居然能告诉我们这么多知识!) (4)你能把天空的神奇读出来吗? (1)?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一起读读。 多么奇妙的推测!有什么根据呢?谁再来说一说? (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从这可以看出远古时代,这座城市所在的地方曾是一片汪洋。) (2)?? 原来,一块小小的石头竟然隐藏着这么多故事!真让人惊叹! 我们继续交流你在地书中感兴趣的内容。 快来读一读石灰石告诉我们的这些知识。 花岗石 (1)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读完这个句子,你有什么疑问吗? 这同样也是作者疑惑的地方。你找到了吗?把作者的好奇读出来。 (2)?? 花岗石一下子就被冰搬过来了吗? 从哪看出来不是?从这个“爬”字你读出了什么? (3)从脚下的这本“地书”我们可以读出——(地质变迁)。 1、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四种大自然的文字。正如作者所说的: 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2、其实,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书。 你还知道哪些大自然的文字呢?用这样的句式继续说。 出示: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粒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3、小结:同学们了解可真多!看来,大自然不是缺少文字,而是缺少发现和阅读文字的眼睛。 怎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1、神奇的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那么多丰富的信息,那么,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先不忙于回答,老师先给同学们讲一段关于作者伊林的故事—— ??伊林小时候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有时到乡间去,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父亲工厂制造肥皂的过程使小伊林看得入了迷,它把家里的厨房当成实验工厂,居然成功了;它按照书上的配方制作鞋油,用其把皮鞋擦得铮亮,并高兴得欢呼起来“科学胜利了”。当然他也有失败的时候,但这让他懂得了科学实验要付出艰苦劳动的道理。 后来,伊林成了著名的科普作家。 米·伊林,前苏联科普作家 为青少年创作了《几点钟》、《黑白》、《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用生动的比喻,用典型的事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伊林作品译介到中国来已有半个多世纪。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里经久不衰,成为广大青少年和成年读者的良师益友。小结:要想认识大自然的文字,离不开仔细观察,需要我们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还要大胆猜想,勇于实践,发现其中的奥秘。 大自然的文字 别以为人才会写字,大自然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