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绿漆刷山”是什么“先进经验”?
陕西华县南山大道的尽头是一片青山,放眼望去郁郁葱葱,但走近一看,其实是人为地在山体上涂抹了绿漆。华县国土资源局矿产办李主任表示,“这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就这样弄了,从网上找的、从外地学的经验”。
荒山刷绿漆,既浪费公帑,又形成对环境的再次污染,然而没曾想到,它却成为一种“国内最先进的经验”。这里面已有十足的荒诞意味了。但是换一个角度,谁又能说对于一些地方的政府及官员而言,它不是一种最现实的选择?他们显然等不及或者干脆不屑于对那些裸露的山体进行植被恢复,而他们又得对上负责,或者说是“欺上瞒下”。在这种情形下,此前一些地方率先推出的“荒山刷绿漆”的举措,难免成为一些后来者眼中的“先进经验”,并大加推广。一些地方官员的智商,就是这样日益变得越发高起来了。
所谓“国内最先进的经验”除了仅具黑色幽默意义之外,荒谬之处实在不值一驳。而我对华县这场绿漆事件的关注,更多的是缘于相关报道中那张当地荒山景象的图片。在照片中,除了山体上被绿漆遮挡的那道经过采石开挖形成的、触目惊心的伤口之外,满眼是草木稀少的光秃秃山梁。而正在那道绿色的伤口之下,则是一个看起来井井有条、人烟密集的村落。――我承认,我不了解那里的一切,我只是在面对这样一张照片时,猛然间感到恍惚,仿佛置身于一座随时可能在一场降雨之后就会发生泥石流或山体滑坡的险境之下……
请原谅,我没有丝毫恶意诅咒或预言的意思。我之猛然感到的恍惚与异样,仅仅是因为在近期以来,我们目睹、经历并且承担了太多的地质性灾难事件。从今年6月2日在广西岑溪市和容县接壤地区发生的、造成42人死亡的泥石流事件,到贵州关岭岗乌导致99名村民被埋的“6 28”山体滑坡事件,直到致1471人死亡、294人失踪的“8 7”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事件,试问有多少生命在一瞬间被吞没?而就在媒体曝出华县漆山事件之时,云南保山于9月1日发生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目前已确定死亡8人,失踪40人。试问有多少地质灾害还会再来?“荒山刷绿漆”当然与地质灾害并无必然的关联,但华县漆山事件背后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及其必然造成的地质与山体的影响、水土的流失,与包括舟曲在内的一系列地质灾难的深层原因,不正是如出一辙吗?在某些官员心目中,“绿漆刷山”果真能使人民生命安全趋利避害,抑或仅仅是其官场因应的“先进经验”?(杨耕身)
刷山变国内先进经验,一句话“雷倒”众生
最近有民众反映,渭南华县一些山崖的石头又被涂上了绿颜色。当地国土资源局矿产办李主任称,这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从网上找的,从外地学的(9月2日《宁波晚报》)。
我一直迷惑,地方政府用“刷绿漆”来搞“绿化”为何层出不穷,原来这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看样子,绿漆刷山不仅在国内极具推广价值,而且一不小心还可能打入国外“政绩市场”,引领全世界的“绿化”技术和“绿化”思潮。到时候,前来学习取经的人势必络绎不绝,当地老百姓随便卖点土特产都能发家致富,地方财政收入成倍增长,相关官员“连升三级”指日可待。
但李主任称绿漆刷山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不能完全服众。一方面,如果绿漆刷山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那绝对是对披“伪装网”搞“绿化”的不公,乃至诋毁、侮辱。事实上,两者是同质的,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无“先进”与落后的区别。另一方面,绿漆刷山先天就缺少生命力,而后天则涉嫌亵渎职责、劳民伤财、糊弄“不明真相”领导、“坑蒙拐骗”政绩、破坏本就脆弱的生态等“罪状”,它如何能与“先进经验”沾边呢?
所以,笔者觉得,把绿漆刷山称为“雷人式先进经验之一”或许更为贴切、生动和准确。这样的话,既能有效调和“披网”与“刷漆”的矛盾,也有助于人们对“先进经验”的理解与接受。毕竟在现实中,欺世盗名的“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和“瞎折腾工程”屡禁不止,脱离实际的形式主义歪风不时乱刮,缺失制度理性和行政人德性的公共行为也并不鲜见。唯有在这样的语境中,绿漆刷山才能变成“先进经验”,并“实至名归”,同时不会引来太多争议。(陈尧)
绿漆刷山是怎样变成“先进经验”的
最近有民众反映,渭南华县一些山崖的石头就被涂上了绿颜色。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山崖大多是一些采石场遗留下的,而上面的绿颜色是后来被人为喷上去的。当地国土资源局矿产办李主任称,这是国内最先进的经验就这样弄了,从网上找的,从外地学的经验。(《羊城晚报》9月2日报道)
听了李主任的“最先进经验说”,恐怕没有几个人不会责其愚蠢至极,但我却以为,人家李主任毕竟不是三岁小孩,口出此言绝非毫无遮拦,因为绿漆刷山确有“先进经验”在先。大家还记得云南富民县的那次绿漆刷山事件吧。富民县老首山一个封停多年的采石场,于2006年7月突然被人用油漆对里面裸露的岩石进行喷涂,村民称此事是农林局所为,而该县宣传部却称是一私营企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