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4:煤的综合利用 苯.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煤的干馏实验装置 气化方法: * 课题4: 煤的综合利用 苯 桐乡高级中学 张锦松 我国煤的分布图 上京煤矿 宁夏优质无煤 —太西 煤露天采区 4.92 5924.1 8.079 消费量 9.35 5320.9 3.863 产量 美国 5.72 175.6 1.627 消费量 12.4 175.6 1.461 产量 中国 煤炭(亿吨) 天然气 (亿立方米) 石油 (亿吨) 能源 国家 1994年中美三大能源产量与消费量比较表 煤的成份 组成元素:C、S、P、H、N、O 组成物质:有机、无机组成的等杂混合物 煤 的 干 馏 实 验 装 置 图 原演示实验装置 改进后实验装置图 一、煤的干馏 煤的干馏实验装置 2.点燃导管尖嘴处,有淡蓝色火焰燃烧 焦炉煤气:氢气、甲烷、乙烯、 一氧化碳 1.玻璃管中的烟煤粉最后变成黑灰色固体物质 这是焦炭; 3.U形管底部还有还有一种黑褐色粘稠的油状物生成,这是煤焦油。 焦 炭:( 灰黑色物质 ) ,治金工业炼铁用。 粗氨水:用来制氮肥和铵盐。 粗 苯:提取苯、甲苯、二甲苯 干馏产品 目的:制备优质焦炭。 一、煤的干馏 原理: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 煤焦油:黑褐色的油状粘稠物,含芳香族化合物。 焦炉气:主分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 二、煤的气化 煤清洁化、高效化的有效途径 概念: 把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s) + H2O(g) CO(g) + H2(g) 高温 碳在空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燃烧 低热值气:CO 、H2、 N2 中热值气:CO 、H2、 CH4 高热值气:CH4 CO +3H2 CH4+ H2O 催化剂 (合成天然气) (作为燃料气) (煤气、合成氨、甲醇) 煤气储气柜 目的:是把煤转化成液体燃料的过程。 ①直接液化:使煤与氢气作用生成液体燃料 ②间接液化:先把煤气化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然后再经过催化合成,得到液体燃料。 煤清洁化、高效化的有效途径 三、煤的液化 方法: 液体燃料(甲醇、汽油等) 氢气、 一氧化碳 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产品 煤 煤 煤 原料 把煤转化为液体燃料的过程 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 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 原理 液化 气化 干馏 煤的综合利用 总 结 1、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2、密度比水小(0.8765g/mL),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3、苯的熔沸点较低(80.1℃、5.5℃) 易挥发 4、有毒 苯的物理性质 苯的分子组成及结构 1、组成 例:苯仅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的质量比为12:1,苯蒸气密度为同温同压下乙炔气体密度的3倍,请确定苯的最简式和分子式。 C6H6 呈液态 思考: 试根据“碳四价学说”和“碳链学说”写出C6H6的可能的结构简式? 2、分子结构 从分子式来看,苯分子是饱和吗?预计有什么化学性质? 书上P66页,观察与思考。 1、观察苯的物理性质。 2、苯与酸性KMnO4、Br2反应的情况。 3、苯的燃烧。 把结论填入表3-3 从苯分子的饱和的情况及化学性质来看,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简写为 凯库勒式 设计实验来验证这种结构是否合理 结论: (1)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 (2)键角:120° (3)C原子间是一种介于单键 和双键之间的化学键 苯的化学性质: 既有单键的性质又有双键的性质。 也就是说:既有烷烃的性质又有烯烃的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下列事实不能说明“苯分子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单键和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 ) A 苯不能使溴水和酸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苯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 C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 D 苯环上碳碳键的键长相等。 C 性质预测: 苯的特殊结构 苯的特殊性质 饱和烃 不饱和烃 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苯的化学性质 一般情况下,苯不能使KMnO4(H+)溶液褪色,能与Br2水发生萃取 1、可燃 2C6H6 +15O2 → 12CO2 + 6H2O 点燃 现象:火焰明亮,冒浓烟 2、取代反应 (1)与Br2(液)反应 溴苯(无色液体 ρ>1) +Br2 催化剂 Br +HBr (Fe) 注:长导管的作用— 导气;冷凝回流 练习: 实验室用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得到溴苯后,要用如下操作精制:①蒸馏②水洗③用干燥剂干燥④10%NaOH溶液洗⑤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⑤③① C、④②③①⑤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