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提高栽培种质量的方法
我们知道原种转接到相同或相似的培养基上扩大培养而成的菌种叫栽培种,是直接应用于生产的菌种。但在食用菌栽培学中,我们又是怎样提高栽培种的质量的问题呢?
老师对我们提过,在栽培种中,我们最需要关心的是在制栽培种时的营养成分和环境的污染。如果能处理好这两个问题,基本上是可以很好的提高栽培种的质量问题的。
栽培种是由原种移接扩大繁殖而成的,它的制作方法基本上和原种相同的。菇类不同,制备栽培种所用的培养基的成分也有差异,常用的培养基有木屑、棉籽壳、粪草和菇木等,栽培种既可用瓶装,也可以用聚丙烯塑料袋装。袋装具有装量多、便于携带和容易取用等优 点,但使用塑料袋时要仔细检查,有时塑料袋有砂眼或封口不严,容易污染。
有枝条原种和栽培种,即是通常用木屑、棉籽壳制作做原种,栽培种改用枝条。将宜做菌种的树枝,直径约1cm,切成2cm长,加辅料和无菌处理制作原种或栽培种。接种时插入即可提高了功效。
在环境污染问题上我们可以通过消毒和灭菌及实验时仔细检查瓶口的包装上来减少污染,在制作实验时我们要特别注意个人手的消毒和接种时对瓶口的消毒。再通过高压蒸汽灭菌锅的灭菌,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的。
平菇的栽培方案
平菇是分类学中的真菌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平菇子实体成熟时,菌盖多侧生于菌柄的一侧,菌褶延生至菌柄上,形似耳状而得名。
平菇的生活条件有营养条件、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及环境条件。
在营养条件中有碳源:木屑、稻草、玉米芯、甘蔗渣、棉籽壳等;氮源:麸皮、米糠、黄豆粉等;碳氮比:30~60:1。
在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中有:存在于培养料和水中,不必另外添加。
环境条件中温度,各品种平菇的菌丝体对温度的要求基本一致,最适宜温度为24~27℃。可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平菇菌株的子实体发生对温度要求不同,一般把子实体发生温度范围划分为三个温度类型:低温型:10~15 ℃,如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等;中温型:16~20 ℃,如凤尾菇、紫孢平菇等;高温型:21~26 ℃,如鲍鱼菇、红平菇等。
平菇属变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的形成需要温差的刺激。温差大,子实体的分化也快。平菇属于喜湿性菌类,耐湿性强。培养料含水量要求60%~65%;空气相对湿度中有菌丝期相对75%;子实体期相对85%~95%;而光线则是菌丝期不需要光线,子实体期需要散射光,全黑暗条件下不会形成子实体;平菇是好气性真菌,所以空气是不怎么严格要求的;而pH值最适宜为5.6~6.5。
栽培技术及管理
配方:1、棉籽壳 100%、过磷酸钙 2%、尿素 0.5%
棉籽壳 95%、麸皮 5%
3、稻草 93%、麸皮 5%、过磷酸钙 2%
4、木屑78%、麸皮米糠20%、 蔗糖1%、石膏粉
培养料处理过程:1.浸料:1~3%石灰水浸泡
2.堆料
3.拌料
4.装袋(压块)或上架栽培等:依不同栽培方式不同
生料栽培的关健:A 、在浸料时加大石灰用量,使培养料pH值升至8以上;
B 、拌料时加入0.2%的多菌灵或克霉灵等广谱性抗菌农药,也可在浸料时加入0.05%的高锰酸钾;
C、 播种时加大用种量。
生料栽培的主要方式:1、床栽:料厚10厘米;用种量约8~15%;分三层播种
2、袋栽:聚乙烯薄膜袋子规格45×25厘米;用种量5~10%,分3~4层播种
3、砖式栽培:压成45 × 27×13(厚)厘米的砖块;用种量约15%;分3层播种
4、箱式栽培:可用于小型试验。采用纸箱或木箱内垫塑料薄膜。分三层播种;用种量为15%
采收:子实体成熟后要及时采收,采收标准应根据商品的需求而定,如盐渍平菇,菌盖长至3~5cm时即可采收,而鲜售时可适当大些。第一潮菇采收后,要将残留的菌柄、碎菇、死菇清理干净,停止喷水2~3天,让菌袋中的菌丝积累养分,然后再喷水促使第二潮原基形成,整个生产周期可收获三潮菇。
主要栽培方式有熟料栽培,也是目前在生产上多袋栽最为普遍。栽培方法是把经处理过的培养料装进45×25厘米的塑料袋中,经灭菌后,接入菌种,在25℃环境中培养约25天,打开袋子两端,保持一定湿度,再过7天左右即可收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