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2.1 载流子的漂移和扩散 由于电场作用而导致载流子的运动称为漂移。 基于载流子的浓度差异和随机热运动速度,载流子由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的区域扩散,形成扩散电流。 漂移和扩散 PN结形成 3.2.5 PN结的电容效应 1 整流电路: 图2-5整流: 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将交流变成单向(即直流)脉动电压的过程,称为整流。 ▼图2-6为典型的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分析如下: (1)当vi(t)﹥0→ 二极管正偏 (2)当vi(t) ﹤0 → 二极管反偏 3 钳位电路: 能改变信号的直流电压成分,又叫直流恢复电路。图2-8。 设vi(t) 是±2.5V 的方波信号2-9(b) 3.4.1 简单二极管电路的图解分析方法 2.4.2二极管V- I 特性的建模 3.5.2 变容二极管: 利用反偏时势垒电容工作于电路的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简称变容管。图2-13为变容管电路符号。 图2-14为变容管压控特性曲线。 3.5.3肖特基二极管(SBD) 电容效应很小 正向导通门坎电压和正向电压比PN结二极管低。 半导体PN结共价键中的电子在光子的轰击下。很容易脱离共价键而成为自由电子。因此可以用PN结构成光敏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的反向电流与光照度成正比。用感光灵敏度来衡量。典型值为:0.1μA/Lx 1、材料和结构:发光二极管由砷化镓、磷化镓等半导体材料组成。由于电子空穴的复合产生发光能量。是一种电变成光的能量转换器件。电路中常用做指示或显示及光信息传送。 2、发光二极管的主要特性 例:(东南大学1998年研究生入学试题)如右 图所示为一稳压电路,已知稳压管的?zmax=20mA, ?zmin= 5mA,rz =10?, Vz =6V, 负载电阻的最大 值RLMAX=10K?。 (1)确定R; (2)确定最小允许的RL值; (3)若RL=1k?,当V?增加1V 时,求?V0值。 解: 运用稳压管反向击穿特性,若负载电阻 增大,则V0增大,通过调整 ?z大小使V0稳定在 一定的范围内。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1)当RL=RLmax时,?z=?zmax 根据电路基本定理,有 将 R = 184.3? 和 ?zmin= 5mA代入, 可解得 ?0 =16.4mA。 所以最小允许的RL的值为: (2) 当RL最小时, 例:(湖南大学1997年研究生入学试题)如 图为两个参数相同的锗二极管在室温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5?A,VT = kT/g =26mv ,反向击 穿电压为 9.8V, 求电路中的电流 ? 和各管所 消耗的功率。 PD1 = ?VD1 = 11?0.2 = 2.2mW PD2 = ?VD2 = 11?9.8 = 107.8mW 解:D2反向击穿电压为9.8V, D1正向压降为:10-9.8=0.2V 本章小结: 折线模型 为了较真实地描述二极管V-I特性,在恒压降模型的基础上,作一定的修正,即认为二极管的管压降不是恒定的,而是随着通过二极管电流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在模型中用一个电池和一个电阻rD来作进一步的近似。这个电池的电压选定为二极管的门坎电压Vth,约为0.5V。至于rD的值,可以这样来确定,即当二极管的导通电流为1mA时,管压降为0.7V,于是rD的值可计算如下 4. 小信号模型 Q点称为静态工作点 4. 小信号模型 二极管工作在其V-I特性的很小范围内。如在静态工作点附近,其V-I特性看作为一条直线。 二极管小信号模型如图XX_01所示。如果二极管在它的V-I特性的某一小范围工作,例如在静态工作点Q(即V-I特性上的一个点,此时vD=VD,iD=ID)附近工作,则可把V-I特性看成为一条直线,其斜率的倒数就是所要求的小信号模型的微变电阻rd。 参看图,微变电阻rd可直接从V-I特性上求得。通过Q点作一条V-I特性的切线,并形成一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ΔvD和Δ iD,则 rd= Δ vD/ Δ iD rd的数值还可从二极管的V-I特性表达式导出。 取iD对vD的微分,可得微变电导 (当T=300K时) 由此可得 2.4.2模型分析法应用举例 1.二极管电路的静态工作情况分析 例1 设简单二极管基本电路如a所示,R=10kW,图b是它的习惯画法。对于下列两种情况,求电路的ID和VD的值:(1)VDD=10V;(2)VDD=1V。在每种情况下,应用理想模型、恒压降模型和折线模型求解。 解:图a的电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2025版最新建设工程强制性条文汇编.pdf VIP
- (高清版)DG∕TJ 08-2105-2022 行道树栽植与养护技术标准.pdf VIP
- 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多旋翼无人机飞控系统组装调试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表格汇编).doc VIP
- 建筑机电安装培训.pptx VIP
- 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3节 电阻课件初三物理课件第十六章 第3节 电阻课件.ppt VIP
- 低空经济产业园招商引资与项目管理.docx VIP
- 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课件.pptx VIP
- 2025年学校基孔肯雅热防控工作预案(精选模板).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