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趣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年趣味 抠结遛猴 我同小时候的玩伴们时常比的一件事,就是抠结遛猴。结遛猴是济南的叫法,在北京叫知了猴或叽鸟猴,要是在山东的乡下也有人叫都了滚,总之各地有各地的叫法,不能统一。所谓的结遛猴,就是蝉的幼仔。他是随着落叶,枯枝被埋在地下三,五年以后,在夏天的时候长大成虫,从藏在地下的洞里,伺机钻出,趁天黑爬上树,蜕壳成蝉。那个还没蜕变之前的家伙叫结遛猴。   如果说人们对活着的结遛猴印象不深的话,那一定对在白天,那些杨树,柳树,松树的身上,那些结遛猴蜕变后留下的满树黄乎乎的空壳有些印象吧,那些空壳还是一种药材。结遛猴大都躲在树下的地洞里,在夏初有雨的日子,趁地湿土质疏松的时候,用他的前爪,把覆盖着的洞口的土,一点点地挠开,大约在下午六点半到七点半开始挠洞的工作,等夜色降临,八点左右破洞钻出,慌慌张张的爬上树,在自认为安全的地方停下来,紧搂住树干,开始蜕壳,等天蒙蒙亮的时分,已蜕变出来的知了,翅膀已变硬变黑,就一个个的飞上树的高处,开始他吵闹的一生。   我同小伙伴们就是在下午六点半到七点半之间,在结遛猴还未钻出洞之前,把他从洞里抠出来,还要报个数,比比谁抠的多,第二天早晨,把夜里用盐水腌上的结遛猴用油一炸,他就变成各家饭桌上的早餐小菜了。   抠结遛猴,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要找一根细棍,如冰糕棍等东西和一个小塑料袋。然后早早的吃过晚饭,就开始战斗了。先比的是眼神,因为这个时候他刚刚开始挠洞,挠开的洞口只有针缝那点大,你想想那满地的小孔有千千万,那一个才是他挠开的洞,要是眼神不好的话,最好别干,要不你把满地的小孔抠个遍,也抠不出一个来,那有多丧气。对于我这样的老行家,那就不一样了,要重在观察。开始的时段,洞口细小,要弯下腰,在杨树下由里向外的一圈圈的绕,他挠的洞口是不规额则的,是残缺的圆,而且是薄薄的一层,一捅就破,其他的也许是瞎碰子或是蚂蚁的洞。如果用小棍轻挑一下看见他那双尖尖的小黄爪子,那就基本上没跑了,但还是有注意事项,在挑洞时,要极小心的轻挑薄土,因为有时用力过猛,他隐藏的地洞很深的话,掉下去,就很难再抠上来了,而且是越急越抠不上来,再看见身边的小伙伴们连连得手,那心里就别提多窝火了。所以这会儿就得特别的小心了,当洞口挑开后,先揪住他那双小爪子,轻轻地往上提一提,再让他钩住我的手指头借力往上拱,我再轻轻地往上一提,这叫借力打力,他就从洞里乖乖的出来了,把他放进事先准备好的小塑料袋里,就算大功告成了。再过上一段时间,寻找工作会变得容易些,洞口会比开始时显得大一些,即使站着也能看见洞口处它的小嘴和蜷缩着的一双小爪子,很容易的就得手了。到七点半以后,天色已黑,大家都数数自己的战利品,各自收兵了。今晚上伙伴们都抠了十几个,唯独我只抠了七个,实在是有点不甘心,便同邻伴小东约定,过会儿回家拿一趟手电筒,来摸结遛猴。   八点多钟同小东一起下楼,在楼前的两排大杨树下分了手,为了互相不打架,就一人一排树不串行的摸了起来,然后再一个楼前树林一个楼前树林的转。摸结遛猴也有技巧,先是用手电筒照照树下,看四周地上有没有新洞,有土地的毛刺的新洞就证明他一定爬出洞不久,不是还在地上爬,就是在树上爬,不在这棵树,就在旁边的树上发现他的踪迹。我在一棵高大粗壮的杨树下突然发现了许多的洞,一时也看不出是新洞还是旧洞,忙用手电筒往树上一照,在半米高的地方,围着粗大的树干正爬着一只,两只,最后竟然在一棵树上摸了七只,当时心里就乐开了花,兴奋的连九点钟大院里的熄灯号也没听见,小东什么时候跟我打个招呼回家了也全忘了,心里只想着再摸最后一只,大约是十点半左右,我在一棵大杨树下停住脚步,在树高二米的地方照见一只知了破壳而出,站在壳上正一点点的舒展翅膀,那开始如月牙儿的小翅膀,从蜷缩中迸开,他轻轻地抖动,让皱纹舒展,不一会儿的工夫,他就从丑小鸭蜕变成绿公主。那双翠绿色的翅膀在手电光下,晶莹透亮,绿脊背,淡黄色的腰身,是一种新生的美,让我不忍心去碰他,我平日也常见蝉的蜕变,但今夜的这只是那样的美,我选择了给他自由,让他在天明时,展翅飞上树巅,过他热热闹闹的一生。手电光暗淡下来,我便立刻结束了深夜的行动,转身回家了。这么晚回家,也许明天会挨父亲的一顿打,但是有我连抠带摸的三十多只结遛猴,明天摆在父亲的早餐桌上,换点同情分得免此难。   暴雨伴着夏天来了,济南又热了起来,不久从我们手中逃出生天的知了,又该呱唣了。                            斗蛐蛐   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我和邻居小东一起,拿着军用手电筒,用作业纸折叠好了的蛐蛐包,用草芯做的蛐蛐草,蹑手蹑脚的在大院里转悠。第一项任务是静静的听,听蛐蛐的叫声,是清脆的,还是沙哑的,是稚嫩的,还是苍老的,在这此起彼伏的叫声中,我和小东只是彼此交换一下眼神,就朝那只哑嗓子挪了过去。这只蛐蛐的声音

文档评论(0)

海川电子书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