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航天探秘(1) 鲁阳学校 杨振富 航天技术被列为20世纪重大科学技术进步和发现之一,它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航天集邮是当代最热门集邮专题之一。航天邮票上五彩的画面,生动而形象地反映了世界航天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每一枚航天邮票的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都包含有内容丰富的科普知识。 一、运载火箭 不论是最早的气球和飞艇,还是现代的飞机,都只能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层中飞行,怎样才能冲出大气层到太空遨游呢?只有靠威力强大的火箭才能打开空间的大门,创造神话般的奇迹。 世界上首先提出火箭理论并与宇宙航行相联系的是前苏联学者齐奥尔科夫斯基(图1,前苏联发行)。他在1929年首次提出了多级火箭的应用原理以及用多级火箭才能实现宇宙航行的设想,这为后来多级火箭的研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世界上首先制成液体火箭者是美国的戈达德(图2,美国发行)。他于1914年开始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终于在1926年3月16日发射成功了他自己研制的液体火箭。 1931年,德国陆军设立由赫尔曼·奥伯特(图3,罗马尼亚发行)领导的火箭研究小组,年轻的冯·布劳恩(图4,罗马尼亚发行)任总设计师。从1933年到1936年,他们先后研制成A-1、A-2、A-3三种单级液体火箭。1942年10月,V-2火箭试射成功,最大射程可达320公里。从1944年9月至1945年5月,德军向英法两国发射了1000余枚,使英、法两国蒙受损失。这是人类将火箭技术首次应用于实践,但它并未造福于人类,而是为人类带来了灾难。 1945年5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前苏联俘虏部分德国火箭技术人员,缴获了几枚V-2火箭和有关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1947年前苏联仿制V-2火箭成功。 1957年8月21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两级液体洲际导弹P-7(SS-6),射程可达8000公里,经过改装的P-7,定名为“卫星”号运载火箭(图5,前苏联发行)。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就是由它发射入轨的,从而揭开了现代火箭技术新的一页。 前苏联由于发射多种航天器的需要,先后研制成功多种型号的运载火箭,并陆续投入使用。“能源”号运载火箭由一个中央核心体,周围加上4~8个捆绑式火箭助推器,起飞重量为2000吨,可将100多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美国俘虏了以冯·布劳恩为首的德国火箭专家,缴获了100余枚V-2火箭。 “土星”号运载火箭是美国为载人登月的“阿波罗”工程研制的巨型运载火箭。“土星”5号的起飞重量为2930吨,能将127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轨道。 中国运载火箭。1956年10月6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它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开始起步。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近程火箭发射试验成功。 我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 我国运载火箭有“长征”号系列运载火箭和“风暴”1号运载火箭。 我国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是由“长征”1号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号是由“长征”2号F(CZ-2F)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 “长征”2号F是在“长征”2号E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它与后者最大的不同是为适合载人航天的需要,在火箭头部增加了一个“逃逸塔”,万一火箭发生故障,它能在起飞前15分钟和起飞后2分40秒内,帮助航天员脱离危险而安全着陆。 长二F”运载火箭首次将我国宇航员送入太空,实现了炎黄子孙千年的飞天梦想。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试验活动方面取得了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 法国运载火箭。法国从50年代开始自行研制探空火箭和导弹,并在此基础上研制“钻石”号运载火箭(图13,法国发行)。1965年11月至1967年2月,法国用“钻石”号火箭将A-1、D-1人造卫星送入太空。 欧空局运载火箭。欧空局是1975年5月31日由欧洲空间研究组织。由欧空局研制的“阿里安”1号运载火箭(图14,法国发行)于1979年12月24日首次发射成功。 日本自1963年开始研制“谬”系列固体运载火箭,1975年9月9日,日本首次用N-Ⅰ火箭成功地发射了“菊花”1号技术试验卫星。1977年2月,日本又将“菊花”2号卫星送入地球静止轨道。 此外,还有英国、意大利、加拿大、印度、巴西、以色列、韩国、朝鲜等国均有利用本国制造或租用他国运载火箭来发射人造卫星的能力。 航天探秘(2) 鲁阳学校 杨振富 二、人造卫星 环绕地球在空间轨道上运行(至少一圈)的无人航天器,简称人造卫星。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从70年代起,各种新型专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告策划与创意》课件(全).pptx VIP
- 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十二篇.docx VIP
- 工业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解析Palantir.pdf VIP
- 检验科标本接收拒收制度标本验收标准.pdf VIP
- 卫生部手术分级目录(2025年版).doc VIP
- 电子束曝光技术.ppt VIP
- 第二单元《燕赵大地连津门》第2课时《津冀之声》课件 人教版二年级音乐上册.pptx VIP
- (2025)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知识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pdf
- 房地产制度与标准 - 绿城项目运营手册之交付后工作操作指引 .docx VIP
- 2024年9月28日福建省事业单位统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笔试试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